开国少将名单大全(一文详解开国少将的授予及排序)

开国少将的授予及排序

一、少将军衔的评定

经过近两年的准备,1955年我军终于开始了实行军衔制度的实施工作。

1955年1月12日,总干部部颁发《评定军衔的工作计划》,要求全军各单位对之前所做的干部军衔鉴定进行修改、补充,新提拔的干部要补做。将官军衔应于4月底以前报军委评定,之后呈国务院总理批准。

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其中规定正军级、副军级、准军级,多数可评为少将。

开国少将的授予及排序

1955年3月下旬,总干部部召开干部部部长座谈会,研究、讨论军衔评定工作的相关事宜。其中在少将军衔评定上,除落实军委《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中的规定外,专门就正师级干部评定为少将军衔的问题,进行了研讨,最后提出正师级干部,“必须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之一者,才可评为少将”:“(1)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入伍,现任正师级以上职务,德才较好,或德好才一般,历任团、师职务较久者(1940年以前任团职,1946年以前任师职,1949年以前任正师职)。(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入伍,现任正师级以上职务,德好资深(内战时任团以上职务,抗战时期及以后不低于所列任职年限;或曾创有功绩),但目前因年龄、身体、文化等条件的限制才稍弱(或较弱)者。(3)抗战初期入伍,现任军级职务,德才优秀,历任团、师职务较久者(不低于所列任职年限)。”4月1日,总干部部将上述内容上报中央军委并中共中央。

全军各大单位按照军委部署,以1955年1月的编制人员为准(包括学习、病休人员在内),于1月下旬开始了干部军衔的评定工作。结合两年来的评衔准备工作,各单位经过认真研究,首先完成了中将以上人员的评定。3月开始进行少将人员的评定,并按要求于4月底前将评定出的少将人员上报总干部部。

总干部部会同总政治部干部部,对各大单位上报的少将人选,进行逐个审定,该项工作由赖传珠(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徐立清(总干部部副部长)、肖华(总政治部副主任兼总政治部干部部部长)、王宗槐(总政治部干部部第一副部长)等负责主持。他们本着对每一个干部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工作,细致而紧张。对待出现的问题,认真核查落实,公平合理的予以解决,有些疑难问题则报请彭德怀、罗荣桓最后定夺。做到了使评衔即调动了干部积极性,又增强了团结的目的。经过几个月艰辛工作,最终落实了全部少将人选。8月1日,总干部部副部长宋任穷、赖传珠、徐立清向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彭德怀呈报了修订后的拟授予少将人员的名单。经中央军委研究、审定,9月16日,国防部向国务院上报了将级军官授衔名单,其中少将为801人。同日,国务院第十八次全体会议中审议了国防部上报的将级军官授衔名单,关于少将人选,因故减掉3人,最后确定为798人。

开国少将的授予及排序

9月20日,总干部部根据国务院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审议后确定的将官名单,向国务院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重新上报了少将以上军官授衔名单《元帅、将官名单》。《元帅、将官名单》中少将名单的排序,是按照1955年1月时的全军编制单位进行排列的。1955年上半年,全军的单位变动、隶属关系调整和干部的调动、学习等都很多,但名单并未因这些变动而变化,仍按调整前顺序排列。排列的顺序共分四个层次:

第一,单位层次:按当时全军编制序列,分为五大系统:军直总部(军委办公厅、各总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干部部、武装力量监察部、总财务部、训练总监部)、军直院校、军兵种(八大军兵种:空军、海军、防空部队、炮兵、装甲兵、工兵、铁道兵、公安部队)、大军区(六大军区:西北、西南、华东、中南、华北、东北军区)、志愿军;十七个大单位:军直总部、军直院校、空军、海军、防空部队、炮兵、装甲兵、工兵、铁道兵、公安部队、西北军区、西南军区、华东军区、中南军区、华北军区、东北军区、志愿军。

第二,级别层次:在各大单位内,再按干部级别(即军队级别),由高到低排列,即准兵团级、正军级、副军级、准军级、正师级,无军队级别者排在最后。

第三,行政层次:在每个级别内,按先军事干部、行政干部,后政治干部的顺序再来排列。第四,职务层次:每个级别内具体排列中再根据干部职务的高低等,在先军事、行政干部后政治干部的排列原则下,分成几个部分轮次排列,若职务间没有差距的,则直接按排列原则排列。

9月27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授予将军军衔的命令,共授予少将798人。新中国首批人民解放军少将诞生。

开国少将的授予及排序

二、军委直属各部首批授予的少将

1955年军委直属总部,正经历着从三总部体制向八总部体制变化的确立过程。新中国成立前,军委三总部隶属于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1949年10月开始先后改隶于新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改称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1949年10月)、总政治部(1950年4月)、总后方勤务部(1949年11月)。总参谋部在开始时并不是一个军委实体部,而是由军委总参谋长、副总参谋长直接领导和协调一些军委直属部门。从1952年起军委直属的一些部门开始逐步划为总参的二级部,总参谋部也开始逐步成为一个实体部,到1955年总参谋部下辖10个部、3个局。从1950年4月起总政治部、总后方勤务部(6月开始)分别开始建立完善工作机构,到1955年,总政治部先后建立8个部、2个院(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1个杂志社;总后方勤务部先后建立9个部、2个

局、1个办事处。同时,三总部还分别建立了部属的院校。

1950年9月,军委增设总干部管理部,掌管全军的干部工作。1952年7月改称总干部部。到1955年时下辖5个部。1954年10月11日起,原冠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4个总部机关,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方勤务部、总干部部。

1954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为中央军委直接领导下的全军性的监察机关。1955年6月正式开始办公,设3部、3处,但只有1个部配备了领导。

1954年11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军械部,由原属军委炮兵领导的军委军械部改称,是在中央军委领导下的全军军械勤务工作领导机关。

1955年4月在原军委军事训练部、军事学校管理部和军事出版局的基础上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是在中央军委领导下,指导、监察全军训练工作的机关。设6部、2局、1室。1953年10月中央军委决定,总后勤部财务部改为军委财务部。1954年1月由军委直接领导。10月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财务部。1955年8月11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财务部,是在中央军委直接领导下,组织领导全军财政经济工作的机关。设2室、2处、7局。到1955年8月总财务部成立,形成了直属中央军委的八总部体制。根据军委评衔部署,各总部从1955年1月开始进行评衔工作,4月底向总干部部上报了评定的少将名单。经总干部部、总政治部干部部的审定,9月20日总干部部向国务院并全国人大上报的《元帅、将官名单》中,军委直属各部共评定少将68名。9月27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授衔令,正式授予他们少将军衔。同日,军委各总部的陈沂少将、童陆生少将、刘其人少将、张瑞少将、彭富九少将、魏传统少将、孙仪之少将、喻鳗云少将、王光华少将、王文轩少将、吴涛少将、陈外欧少将、阎捷三少将、黄新友少将、张平凯少将、刘少卿少将、张逊之少将参加了在中南海举行的将官授衔典礼和元帅授衔及有功人员授勋典礼。

当时68名少将评定军衔和授予军衔时任职的情况为:

1、准兵团级(2名):

解方:原军委军训部副部长(1953.9一1954.5)军事学院副教育(1954.-1957.9)兼军事科研部部长(1954.7-1956.4)准兵团级少将陈沂在寓所着将军服留影

陈沂: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1950.9一1957.3)

2、正军级(13名):

童陆生:军委军事出版局局长(1952.7一1955.3)训练总监部军事出版部副部长(1955.5一1958.1)

詹化雨:总参谋部测绘局原政治委员(1952.4-1954.3)(1954年入政治学院高干文化班学习,1954.9-1957.7入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

刘其人:总政治部副秘书长(1953.8一1956.9)

张瑞:总参谋部军务部副部长(1954.10-1955.4)总参谋部组织编制部副部长(1955.4-1957.4)

彭富九:军委技术部第一副部长(1953.2一1955.6)总参谋部第3部副部长(1955.6-1959.2)(1955年入中央党校学习)

李信:总干部部一般兵种干部任免部(第1部)部长(1952.8-1958.10)

曹广化:总干部部军衔奖励部(第4部)部长(1954.4-1958.10)

魏传统: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1953.1一1959.1)正军级少将魏传统手书毛泽东的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孙仪之:总后勤部卫生部第二副部长(1951.11-1960.3)

傅家选:总后勤部军需生产部部长(1952.8-1960.8)

喻缓云:总后勤部军需部部长(1951.6-1960.3)

姜齐贤:总后勤部兽医局局长(1954.6一1957.2)兼政治委员(1954.11-1957.2)

钱信忠:原西南军区卫生部部长(1950.2一1951)(1951-1956年先后入苏联莫斯科第一医学院、列宁格勒基洛夫军事医学科学院学习)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1955.4-1964.11,1956年前未在职)

3、副军级(26名):

贾若瑜:总参谋部作战部作战教纂处原处长(1952.9-1954)(1954.9-1957.7入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

王光华:军委人民武装部动员处处长(1952.5-1955.4)总参谋部队列部副部长(1955.4-1957.4.)

王永浚:军委技术部副部长(1950.2一1955.6)总参谋部第3部副部长(1955.6—)

曹丹辉:总参谋部通信部第三副部长(1954.3-1956.4)

李钟奇:军委军校部助理部长(1953.6一1955.3)(1955-1957年人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

叶楚屏:军委军事训练部办公室主任(1950.9-1955.5)训练总监部办公室主任(1955.5-1956.7)

王文轩:总干部部特种兵干部任免部(第二部)副部长(1952.8-l956.4)

叶运高:总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1954-1963)

李兆炳:总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1952.3一1956.7)

黄远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1951.5-1958.10)

吴涛军:委直属政治部主任(1951.2-1955.9)总参谋部政治部主任(1955.9-1959.2)

马文波:军委技术部副部长(1953.2一1955.6)总参谋部第3部副部长(1955.6-1972.5)

陈外欧:总参谋部测绘局局长(1953.4一1956.7)兼测绘学院院长(1954.8-1956.7)

刘显宜:总后勤部汽车拖拉机管理部副部长(1954.3-1960.3)

张松平:总后勤部油料部副部长(1951.1一1957.9)

范子瑜:总后勤部营房管理部第一副部长(1950.11-1956.3)

严俊总:后勤部军需部副部长(1951.5一1955.9.)

戴正华:总后勤部卫生部第三副部长(1952.9-1960.3)

官乃泉:总后勤部卫生部第四副部长(1953.7-1959.3)

黄曹龙:总后勤部汽车拖拉机管理部第二副部长(1954.6-1956.2)

阎捷三:后方勤务学院副教育长(1954.6一1958.11)兼训练部部长(1952.10-1956.11)

殷希彭:第1军医大学校长(1954.9一1958.7)

曾育生:第4军医大学校长(1954.7一1959.3)

陈远波:总后勤部干部部部长(1954.6一1958.10)

黄新友: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副部长(1954.10-1969.10)

张平凯:后方勤务学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4.3-1956.1)

4、准军级(20名):

吉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馆武官(1951.2-1955)训练总监部军事科学和条令部副部长(1955.5-1958.1)

胡备文:军委技术部第2局局长(1951一1955.6)总参谋部第3部第2局局长(1955.6-1957)(1955-1956年入中央党校学习)

钱江:军委技术部第3局局长(1954.4-1955.6)总参谋部第3部第3局局长(1955.6-1957)

陈福初:军委技术部第6局局长(1953-1955.6)总参谋部第3部第6局局长(1955.6一)

陈铁君:军委军训部军训计划局第一副局长、代局长(1952.5-1955.5)训练总监部计划和监察部副部长(1955.5-1958.12)

王兰麟:第1步兵学校、天水步兵学校校长(1953.9-1955.5-1955.9)训练总监部军事学院和学校部副部长(1955.5-1958.12)

洪水:总参谋部《战斗训练》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1954.12-1955.5)训练总监部《战斗训练》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1955.5-1956.9)

刘少卿:训练总监部陆军战斗训练部副部长(1955.5-1958.12)(1952.9-1954.12入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学习)

周维:通信工程学院院长(1952.8一1955.1)兼政治委员(1953.4-1955.1)军事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1955.1-1955.8)通信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1955.8一1958.1)

刘绍文:总干部部组织统计部(第3部)副部长(1952.8一1956.2)

安东:总参谋部兵器装备计划部部长(1953.6-1955.8)总参谋部装备计划部副部长(1955.8一1958.8)

黄有凤: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局第一副局长(1952.2-1955.5)总参谋部机要局局长(1955.5-1969.2)

李基:总后勤部营房管理部第三副部长(1954.6-1959)

况玉纯:总后勤部营房管理部第二副部长(1954.3-1956.3)

游胜华:总后勤部卫生部预防局局长(1951一)

王兆相:后方勤务学院后勤组织系主任(1953-1956.3)

贺盛桂: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学员(1953.3一1955.3)后方勤务学院后勤指挥系主任(1955.3-1956.1l)

王兴纲:总政治部联络部副部长(1954一1956.9)

车敏瞧:第1军医大学政治委员(1954.9-1958.8)

张逊之:后方勤务学院政治部副主任(1952.3-1959.3)

5、正师级(6名):

何济林:兽医大学校长(1953.12-1956.9)

潘世微:原新疆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兼卫生部部长(1950.1-1951.1)(1951-1956年先后入苏联莫斯科中央医师进修学院、列宁格勒基洛夫军事医学科学院学习)

罗亦经:军委直属政治部副主任(1954.8-1955.9)总参谋部政治部副主任(1955.9-1966.1)

徐 光 华 :军委技术部第6局政治委员(1953-1955.6)总参谋部第3部第6局政治委员(1955.6-1956.4)

黎 东 汉:原军委通信部业务处副处长(1951-1952)(1952-1955年入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

幸 元 林 :后方勤务学院队列部部长(1954.4一1956.6)

6、无军队级别(1名):

汪 东 兴 :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公安部第9局)局长(1953.5-1958.3)

本文所列名单及排序,为1955年9月20日总干部部上报《元帅、将官名单》中所列军直各部首批少将名单及顺序。名单形成于1955年1月至4月各单位评定军衔时,截至到9月20日总干部部重新上报时,期间个别人员工作发生变动,但名单未作调整,仍保留在军直各部序列内。

上述任职中的院校,军事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学院)为总参谋部通信部所属院校;后勤学院直属于中央军委,由总后勤部领导,第一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兽医大学为总后勤部直属院校。

以上院校因属部属单位,故未列入院校系统,面是分别随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列人总部序列。因是首次授衔,从评衔到授衔,历经半年多时间,所以,首批少将的任职应包括两个时间段,即评定军衔时(1955年1月至4月)的任职和授予军衔时(1955年9月27日)的任职。本文所列任职,除个别人员外,均包括上述两个时间段,期间的工作变动、部队番号更换等情况,均按时间顺序在评、授时间段内列出。

上述人员中,解方,原任军委军训部副部长,1954年到军事学院任职,但他的组织人事关系仍在军委,故评衔时列人总部序列。

王兰麟,1955年5月被任命为训练总监部军事学院和学校部副部长,时任天水步兵学校(第一步兵学校改称)校长,该任职直到1955年9月才免除。

潘世微,1951年赴苏联留学后,组织人事关系由军委统一管理,故在军委系统评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k0kaujt7@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11)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