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同身受什么意思啊(我对感同身受的理解)

在想要更好地做到「感同身受」前,我们先来更全面地认识一下这个词语吧。

在心理咨询中,与「感同身受」最接近的可能是「共情」的过程。「共情」是人本主义治疗的核心概念,也是逐步发展完善的一门技术,里面包含着对于人性的理解,对于人能够在关系中成长与疗愈的信任。说基础很基础,说难也难。

在开始之前,从1-10给自己打个分,觉得你现在对它的认识度是几分?你自己感同身受的能力有几分?10是非常好,或是我非常可以共感;1是不好,我几乎感觉不到别人的感觉。

读完以后,你可以再给自己打个分,看有没有什么变化,再想想这样的变化是怎么发生的。

01 清空自己的参考架构,悬搁自己的价值观,进入对方的参考架构

「共情」意味着,咨询师不懈地努力与来访者的内在心理状态保持同步。在整个过程中,咨询师和来访者同甘共苦。从建立关系的那一刻起,努力从来访者的耳目去听、去看、去感受,陪伴来访者漫步于他的经验里。

而且,心理咨询的“感同身受”本身并不是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创造一个让来访者通过被理解和被共情,可以更理解自己、自我同理与接纳的空间

为了达成感同身受的状态,纵使人人都有一套独特的思考、感受与行动原则,咨询师还是得首先将自己的这套方式「悬搁」一旁,而选择将身心「贯注」在来访者的心理世界里。

这意味着,你优先关注这件事在Ta心里激荡起了什么涟漪。

来访者:「你今天心不在焉诶。」咨询师甲:「没有,我今天只是有点累…… 」

(1、当ta说出这句话,ta可能观察到了一些行为表现,心里也有一些感受,咨询师的反应是否认ta的猜测,错过了与ta核对此时此刻感受的机会。2、语气中的无奈可能让来访者感受到压力,似乎提出来讨论代表自己不够体谅咨询师。3、在真诚一致度上还可以更好的。)咨询师乙:如果真的有些片刻感觉恍惚,其实咨询师可以承认这一点,「我今天的确是有点累,抱歉」但还是着重在反映与探索当事人对此的心情,「你提出来很棒。你好像觉得我没有专心听你讲话,有点生气……?」(better)

也可以用很简单的非言语同步+复述关键词的方式,传递关注、理解以及加深对方和自己情绪的体会:

来访者:「我觉得好像自己没做错什么事情,但我仍然感觉有点慌,有点怕。」咨询师:「有点慌,有点怕?(尽量维持和来访者相近的语调但适当加强)」来访者:「就是我感觉好像他们会因此讨厌我,哪怕我没有做错什么事情。」

你也可以尝试关注对方的非言语信息,并且在心里形成一个关于TA的独特手册,指引你更快速地get他的状态,理解这个人独一无二的感受模式,譬如:

  • 小张的那种捏手的动作,代表他很亢奋,而且是正面的
  • 小蒋露出那个表情和眼神,代表他非常愤怒
  • 小王特别失望的时候,语气反而会特别平静轻柔
  • 小东话变少的时候,说明他可能生气了,或是非常的沮丧。

02 谁在你面前,谁才是优先需要被感同身受的人

B:「我昨天接到A的电话,A说她的弟弟破产了,要问我借钱。」

这里面有三个人,B、A、A的弟弟。

如果是咨询师,第一个回应的通常最好是在面前的人,也就是B本人的心情。如果你看到B的表情很吃惊,你可以反馈B的惊讶;如果你看到B面露难色,你可以反馈B对此好像感到为难;如果你看到B居然嘴角微微上扬…… (可达鸭眉头一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jpg)若你刚好知道B和A/A的弟弟的关系,再加上B表达时透露出的态度和语气,你当然就可以作出更大胆但不过分的同理猜测:「A的弟弟曾经那样对你……你会不会其实听说时,心里还有些痛快?」抑或是「A突然来联络你,你的心情可能挺复杂的吧?(看到来访者若有所思)好像你原本还有一些别的期待?」

而至于A的困境、A的弟弟遭遇了什么,如果重要的、会影响你理解B的信息,B听完你的同理猜测,大多时候会主动再补充告知你的。

03 感同身受≠「如果我是你,我会感觉到……」

一段感同身受的旅途中,咨询师常常可以体会到个案是如何经历着他所提到的事件,这并不仅仅是在「思考」来访者会怎么想,或是「假设」如果是咨询师本人遇上了可能是什么感觉,而是不由自主且真诚一致地,在个案低眉垂肩诉说亡妻时,与他一起红了眼眶;在个案说出故事转折的瞬间,同步地,禁不住张开嘴瞪大眼感觉惊喜的神情;

这里面分为两类,一类叫做:

1) 「自我共鸣」,也就是当你听到对方说的话,你联想到了自己的经验,被引发是自己的东西

譬如:当对方在考虑被劈腿是否要分手时,你想到的是自己的伴侣或曾经的经历,从而给出了反馈:哎,真的好纠结…… / 天啊,不可原谅。

2) 另一类则更为接近「感同身受」的意思,即,你和他人有共鸣,有通感。你接收到的主要是来自对方的感受,而非自己的。并且你想办法把这种接收到的感受像镜子一样如实呈现映给对方。这底下又分为两类,研究者 Schmid 和 Mearns (2006)把它们称作:

1.一致性同理:咨询师尽可能准确地描述来访者所表达的经验。

来访者:「我其实很生气,可是当TA指责我不要咄咄逼人的时候,我又多了一些愧疚的感觉。」咨询师:「你很愤怒,可是TA的指责,让这种愤怒又蒙上了一些愧疚,好像无法好好地生气了……」来访者:「是的,我觉得好像让我对自己的愤怒感到很羞愧。」

2.补充性同理(深层同理):咨询师能够在反应来访者当前的感受体验时,再加上对于来访者未用语言表达,出于来访者意识边界的感受和体验。也和我们常说的「深层同理」比较接近。咨询师对来访者的理解可能部分地超过了来访在那一刻对自己的觉知水平。

例子一

来访者:「真的好烦哦…… 他怎么会这样子啊。为什么可以那么乐观,我都不敢和他表白,真的和我好不一样哦。唉,好烦哦…… 」咨询师:「(留意到语言是责备的,但语气是开心的)你好像有点在娇嗔呀。来访者:「哈哈哈哈,真的吗!啊!(尖叫~)我有吗(捂脸大笑~)…… 好害羞哦。」咨询师:(留意来访的表情,似乎开始一点点流露内心的喜悦时)好像你心里其实挺开心的,他可以这么乐观、坚定相信你们感情能成功,又有点无所适从,觉得不知道如何回应。

例子二

来访者:「她就超级无敌在意我怎么可以说那句话,我怎么解释都没有用。」咨询师:「(看见对方微微皱眉,面露担忧,肩膀下垂)我留意到你现在看起来很气馁,很沮丧,无力,好像怎么努力解释都安抚不了她…… 也许你也很挫败。」来访者:「(停顿)嗯。我觉得我好像总是没有办法让她开心起来……」咨询师:「你很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得到。(注意到来访者对关系的状态有所担心)好像她没有以前那么开心了,你甚至有点担心……你有在担心什么吗?」来访者:「(停顿)…… 嗯。我和她好像到了一个瓶颈阶段,我有时候真的感觉她很不理解我,好像我们之间也没有以前那种互相很想明白对方的那种感觉了。」

「感同身受」,意味着咨询师能够感受到来访者隐藏于表面情绪之下的某些感觉,无论来访者有没有体会到,当咨询师触及了那部分位于意识边缘的感觉时,通过尝试表达这种共情反应,将其隐而未现的情绪「显意识化」。

无论个案是否同意咨询师的共情猜测,咨询师遇到最坏的结果也只是猜错了、敲错了门;有时,是敲对了,可是门里的感觉还没准备好见面,那么它准备好的时候,它更可能出现;而顺利的话,就能帮忙来访者扩大觉察的边界,感受到自己潜在反应。

04 尝试靠近来访者的体验,与其“心理同步”,而不仅仅是理解话的内容,会更有帮助

其实,即便不“完全”理解来访者话的内容,或是部分理解来访者话的内容,也同样是挺好的尝试,起码,你有努力尝试去靠近ta的情绪和感受……

譬如:来访者说:「我快要结婚了。」咨询师:「你要结婚了…(悬搁自己对于结婚的价值观)(观察来访者对此的表情)…但你看起来好像不那么开心。」

而且,咨询师的部分理解,会让来访者把一些未言明的补充材料再次呈现出来,促成他对于自身情绪的命名与充分经验

其实,只要你能够让对方感觉到你此刻真的在努力靠近ta的感受,设身处地地感受着ta所感受的,这本身就已经是很棒了。

05 刻意练习

在我们还是个婴儿,只会躺在摇篮里嘤嘤嘤,阿不,嗷嗷嗷大哭的时候,感同身受的能力就悄悄发芽生长了。孩子很小就学会辨认主要照顾者的情绪,也从照顾者对自己的情绪同理猜测里,学习着理解自己的情绪。

我怎么鼻子好酸,眼睛喷水?我并不知道。妈妈说,小宝别难过了嗷,来妈妈抱抱。我知道了,这叫难过。长大一些后,我们更能够判断养育者的心情,并对他们的心情作出反应。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这种感受性帮忙我们理解和关注其他人,建立关系。

如果你成长在一个富有共情能力、善于照顾与调和彼此情绪的家庭长大,那当你要实践、释放这种天性时,可能会比较得心应手。而如果是在某种程度忽略情绪、不太接触情绪的抚养环境中长大的话,我们对于感同身受缺乏练习和嘘唏的机会,就只能靠我们后天自个闯荡江湖了。

有些时候,我们对于自己相对认同、相似的经历,会更容易产生共鸣…… 而对于和我们有不同价值观、文化的人,会难同理,这都是正常的。

  • 一位爱好打游戏的独身女子
  • 一个性成瘾的成年男子/女子
  • 一位不断在更换伴侣的年轻女子
  • 一个经常打老婆的丈夫
  • 一个打孩子的母亲
  • 一个崇拜活佛的中年人
  • 一个讲话字不成句的人
  • 一个滔滔不绝难以打断的人

上面这些都是我们身上浅表的角色、身份与表现,可是,也足以让感同身受的难度有所差异…… 也许,你可以觉察一下,你对于哪种类型的人更难以共情?然后,有针对性地去探索和拓展你的人性观。在Carl Rogers的书中,他也提到过可以去阅读古兰经,或是其他自己不熟悉的宗教典籍,从而拓展自己的人性观。

研究表明,有的人似乎只有在安全的关系里才比较可以深层地接触到其他人的情绪感受。也就是说,它可能还受情境因素影响。成为一个更好的「感同身受」的人,无论是不是治疗师,都离不开后天有意识地、努力地去尝试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每次你选择要感同身受时,未必都可以做得那么好,但是态度和天赋一样重要,都会影响你们的体验。

好吧,如果有兴趣,可以试着从每天日常的小互动开始,尝试按照上述的一些原则试着清空自己,来练习贯注、心理同步、同理猜测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k0kaujt7@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