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杜甫诗的题目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杜甫诗的题目
杜甫一生著诗一千四,只能说这大多数了
春夜喜雨 春望 八阵图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古柏行 恨别 赠花卿
咏怀古迹五首 望岳 兵车行 蜀相
登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江南逢李龟年 月夜
曲江二首 戏为六绝句 登岳阳楼 春宿左省
前出塞九首 绝句四首 丽人行之一 浣溪沙
梦李白二首 春日忆李白 客至 佳人
绝句二首 水槛遣心 洗兵马 浣溪沙
新婚别 江村 阁夜 石壕吏
后出塞五首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旅夜书怀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 浣溪沙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日暮 月夜忆舍弟 黄河二首
和贾舍人早朝 浣溪沙 宿府 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
渼陂行 对雪 夔州歌十绝句 新安吏
秋雨叹 重游何氏五首 独立 赠卫八处士
江汉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天末怀李白 义鹘行
百忧集行 白丝行 病后遇过王倚饮赠歌 登楼
别房太尉墓 垂老别 饮中八仙歌 秦州杂诗二十首
哀江头 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 羌村三首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秋雨叹 秋雨叹 潼关吏 贫交行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 漫成一首 野望 刘九法曹郑瑕邱石门宴集
曲江三章章五句 送高三十五书记 夏夜叹 元都坛歌寄元逸人
漫兴九首 解闷十二首 喜晴 曲江对酒
秋兴八首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画鹰
二.杜甫诗中关于写“斗笠,蓑衣,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的诗句
作者是郑愁予,不是杜甫,他是现代诗人。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1949年随父至台湾。毕业于新竹中学。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1958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曾在基隆港务局任职。1968年应邀参加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1970年入爱荷华大学英文系创作班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现旅居美国,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15岁发表处女作《矿工》。1955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梦土上》。
(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
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
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
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
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
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当我临近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
可别打开油伞将我抗拒
别关起你的门窗,放下你的帘子
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
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
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
为什么不扬起你的脸让我亲一亲
为什么不跟着我走,踩着我脚步的拍子?
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
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
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
雨说:我来了,我来的地方很遥远
那儿山峰耸立,白云满天
我也曾是孩子和你们一样地爱玩
可是,我是幸运的
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
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
有一天,你们吃著苹果擦着嘴
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三.杜甫诗中关于写“斗笠,蓑衣,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的诗句
一、郑愁予的诗往往透出中国古典诗的修养和一种动人的江南文化气息,这首诗中的一些用语和诗句,例如“蓑衣”“斗笠”“小燕子见我笑斜了翅膀”,令人不由得想起张志和诗“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与杜甫诗“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是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化用,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当前,一些具有深厚古典文化底蕴的当代流行歌曲词曲作者,将古典诗词重新谱曲,或巧妙地化用古典诗词的语句、意境或意象,将古典诗词的精华融入当代流行歌曲中,刮起“中国风音乐”。 比较突出的,就是周杰伦与方文山合作的《青花瓷》和《东风破》。
四.杜甫诗中你最喜欢的一首诗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不是吗?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你看它多么“好”!
第二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雨之所以“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由雨变成雪。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样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 字才落实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很不彻底。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第三联。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呢?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象云一样黑。好呀!看起来,准会下到天亮。
尾联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那么,田里的禾苗呢?山上的树林呢?一切的一切呢?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也是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样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第二联所写,显然是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分明是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又表现得多么生动!
五.唐诗三百首中的杜甫诗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
编选这本书是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
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
他们的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既好又易诵,
以体裁
为经,以时间为纬.
我们再来看看杜甫,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
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后人尊称他为
“诗圣”。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汉乐府诗体的开
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
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
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
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所以唐诗三百首作者要编辑这么多。
唐诗三百首里面传闻的那首宋词是张旭的《桃花溪》,内容如下: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莫砺锋先生在《文学遗产》2001年第5期发表《<;唐诗三百首>;中有宋诗吗?》,
考证出《唐诗三百首》所选张旭名篇《桃花溪》实乃宋朝人蔡襄所作,题为《度
南涧》,造成很大影响,几欲成为定论。but,这是有争议的,到底是不是还不是
很清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