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急求一首咏物言志的现代诗,急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急求一首咏物言志的现代诗,急
舒婷的《致橡树》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象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象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相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象刀象剑也象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
/又象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评析/
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语言精美,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致橡树》,是她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二.咏物言志诗大全
咏物言志的故事:
一、《梅花》王安石(宋代)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二、《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王安石(宋代)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三、《在狱咏蝉》骆宾王(唐代)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四、《青松》陈毅(现代)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五、《竹石》郑板桥(清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六、《石灰吟》于谦(明代)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七、《墨梅》王冕(元代)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八、《早梅》柳宗元(唐代)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九、《杨柳枝词》刘禹锡(唐代)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凑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十、《新栽梅》白居易(唐代)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三.咏物言志的诗
「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四.咏物言志诗大全
一.《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
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二.《感遇》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
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
诗以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三.《杨柳枝》唐.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南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原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后两句是:“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全诗是说,园中柳树,枝叶繁茂,春风吹拂,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
在和煦的春风中,柳枝绽出细叶,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然而,这婀娜多姿的垂柳,却生长在荒凉冷落背阳阴寒之地,无人光顾,落得终日寂寞。诗人所抒发的对永丰柳的痛惜之情,实际上就是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亦含诗人身世的感慨。
全诗明白晓畅,咏物和寓意融合一起,不着痕迹,描写生动,当时就“遍流京都”,足见艺术力量感人之深。 四.《蝉》唐.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 的象征性。
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 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五.《水龙吟》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首咏物词,当作于苏轼贬黄州时期。
其间,诗人的好友章质夫有咏杨花词《水龙吟》一首,盛传一时,诗人因依原韵和了这首词寄去,并嘱“不以示人”。词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构思,运用拟人化手法,把咏物和写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物即人,两不能别”。
全词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反映了苏词婉约的一面。
五.关于咏物言志的诗句
托物言志: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在狱咏蝉」骆宾王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花 王安石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青松 陈毅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 王冕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 郑板桥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于谦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画菊》 郑思肖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花》黄巢
六.咏物言志的诗有哪些
唐·皮日休 细嗅深看暗断肠,从今无意爱红芳。
折来只合琼为客,把种应须玉甃塘。 向日但疑酥滴水,含风浑讶雪生香。
吴王台下开多少,遥似西施上素妆。 唐·唐彦谦 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月,寒香映水风。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看著余芳少,无人问的中。 唐·王贞白 方塘清晓镜,独照玉容秋。
蠹芰不相采,敛苹空自愁。 日斜还顾影,风起强垂头。
芳意羡何物,双双鸂鶒游。 荷花 宋·陈与义 南轩面对芙蓉浦,宜风宜月还宜雨。
红少绿多时,帘前光景奇。 绳床乌木几,尽日繁香里。
睡起一篇新,与花作主人。 荷花 宋·辛弃疾 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
占断人间六月凉,期月鸯浦。 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
只为风流有许愁,更衬佳人涉。 李绚 乘彩舫,过莲塘, 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花偎伴笑, 争窈窕,竟折团荷遮晚照。 唐·元稹 种藕百余根,高荷才四叶。
颭闪碧云扇,团圆青玉叠。 亭亭自抬举,鼎鼎难藏 。
不学著水荃,一生长怗怗。 唐·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芙蓉 宋·吴文英 青春花姊不同时。
凄凉生较迟。 艳妆临水最相宜。
风来吹绣漪。 惊旧事,问长眉。
月明仙梦回。 凭栏人但觉秋肥。
花愁人不知。 清·纳兰性德 鱼戏叶田田,凫飞唱采莲。
白裁肪玉瓣,红翦彩霞笺。 出浴亭亭媚,凌波步步妍。
美人怜并蒂,常绣枕函边。 元·刘因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清·吴绡 谁种白莲花。
秋到花开处。 陶令腾腾醉欲归。
香满庐山路。 莫笑出青泥。
心净还如许。 一片琉璃照相馆影空。
常向波中住。 昭明太子 江南采莲处,照灼本足观。
况等连枝树,俱耀紫茎端。 同逾并根草,双异独鸣鸾。
以兹代萱草,必使愁人欢。 唐·韩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 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谁言盆盎是。 唐·白居易 素房含露玉冠鲜,绀叶摇风钿扇圆。
本是吴州供进藕,今为伊水寄生莲。 移根到此三千里,结子经今六七年。
不独池中花故旧,兼乘旧日采花船。 钱微 泓然一缶水,下与坳塘接。
青菰八九枝,圆荷四五叶。 动摇香风至,顾盼野心惬。
行可采芙蓉,长江讵云涉。 宋·梅尧臣 彤云赤雾生绿房,朝霞变蕊朱粉光。
白玉入泥不满盎,羽盖裹露明目口。 浊水一石乱蛙龟,凿池五丈如斗方。
萍根科斗得自在,荷芰明年出水央。 宋·司马光 莲房前后熟,供噉不须齐。
肉嫩山蜂子,棱深天马蹄。 尚怜食蘂在。
深映绿荷低。 脆美如新采,近根犹带泥。
宋·陆游 采莲吴妹巧笑倩,小舟点破烟波面。 双头折得欲有赠,重重叶盖羞人见。
女伴相邀拾翠羽,归棹如飞那可许。 倾鬓障袖不应人,遥指石帆山下雨。
元·萨都剌 秋江渺渺鞭蓉芳,秋江女儿将断肠。 绛袍春浅护云暧,翠袖日暮迎风凉。
鲤鱼吹浪江波白,霜落洞庭飞木叶。 荡舟何处采莲人,爱惜芙蓉好颜色。
南朝·梁·萧纲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度,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南朝·梁·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南朝·梁·祖孙登 浮照满川涨,芙蓉承落光。 人来间花影,衣渡得荷香。
桂舟轻不定,菱歌引更长。 采采嗟离别,无暇缉为裳。
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 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 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唐·王昌龄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唐·韩愈 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 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疴痊。 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
安得长梯上摘实,下种七泽根株连。 古采莲 元·吾丘衍 湿风吹花生冷香,冯夷为舞冰丝裳, 霏霏粉金飘晚塘。
浮兰舟,鼓桂楫, 歌采莲,为君发:迟迟归来弄明月。 唐·刘兼 新秋菡萏发红英,向晚风飘满郡馨。
万叠水纹罗乍展,一只鸂鶒绣初成。 采莲女散吴歌阕,拾翠人归楚雨晴。
远岸牧童吹短笛。
七.咏物言志诗(五篇)
一.《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二.《感遇》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诗以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三.《杨柳枝》唐.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南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原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后两句是:“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全诗是说,园中柳树,枝叶繁茂,春风吹拂,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在和煦的春风中,柳枝绽出细叶,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然而,这婀娜多姿的垂柳,却生长在荒凉冷落背阳阴寒之地,无人光顾,落得终日寂寞。诗人所抒发的对永丰柳的痛惜之情,实际上就是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亦含诗人身世的感慨。全诗明白晓畅,咏物和寓意融合一起,不着痕迹,描写生动,当时就“遍流京都”,足见艺术力量感人之深。
四.《蝉》唐.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
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
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五.《水龙吟》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首咏物词,当作于苏轼贬黄州时期。其间,诗人的好友章质夫有咏杨花词《水龙吟》一首,盛传一时,诗人因依原韵和了这首词寄去,并嘱“不以示人”。词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构思,运用拟人化手法,把咏物和写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物即人,两不能别”。全词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反映了苏词婉约的一面。
八.写咏物言志的诗
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于谦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咏物诗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已存6021首,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
——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刘熙载《艺概》“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古人很喜欢咏物,大自然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
鉴赏咏物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①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
古人说写咏物诗要做到“不即不离”,就是说既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滞于物),又要切合所咏之物的特点(曲尽其妙)。古人激赏林和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因为作者通过月下水边的梅枝横斜的侧影,写出它凛然冰清的神态品格。
②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咏物诗既是托物言志,就要表达自己寄托的感情。
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然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用心体味。
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对事物观察的角度、认识的深浅不同,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母惺埽泶锍霾煌母星槔础L拼腥皇È硕夹垂讲醯氖£晃苋胗穆姹鐾酰⒊龅氖恰拔碇胤赡呀缍嘞煲壮痢钡摹盎寄讶恕钡男纳皇送惧恐偷睦钌桃镜氖恰氨疽愿吣驯ィ嚼秃薹焉钡摹袄紊恕钡脑饧剩欢砭痈呶坏挠菔滥希泶锏娜词恰熬痈呱栽叮瞬唤迩锓纭钡摹案吖笕恕钡闹镜靡饴K嵌甲プ*瞬趺咴兜奶氐悖炊既嘟俗约旱牟煌惺埽泶镒约憾捞氐母星椤?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含有作者明确的寄托,但不管有没有寄托,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③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咏物诗托物言志,在整体构思上经常用到拟人、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如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比较浅易直白的托物言志的咏物诗,其中“清白”二字,不只是对所咏之物外形特点的吟咏,也是对其神韵、品格的高度概括。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心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具体描写上,咏物诗通常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如陆龟蒙《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就是用“月晓风清”的背景,写出白莲独特的气质、神韵来。
形象名 句作者情 感马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李贺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骆宾王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曹邺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菊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石灰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呤。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九.咏物言志诗
编辑本段 作品原文 在狱 《在狱咏蝉》诗意画咏蝉(并序)[1]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
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①;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②,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③,将④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 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 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徽⑤纆。
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
感而缀诗⑥,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 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
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⑦蝉声唱,南冠客思深⑧。
不(那)堪玄鬓影⑨,来对白头吟⑩。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2] 编辑本段 注释译文 注释 ①虽生意两句:东晋殷仲文,见大司马桓温府中老槐树,叹曰:“此树婆娑,无复生意。”
借此自叹其不得志。这里即用其事。
②而听讼两句:传说周代召伯巡行,听民间之讼而不烦劳百姓,就在甘棠(即棠梨)下断案,后人因相戒不要损伤这树。召伯,即召公。
周代燕国始祖名,因封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而得名。 ③曩时:前时。
④将:抑或。 ⑤徽:捆绑罪犯的绳索,这里是被囚禁的意思。
⑥缀诗:成诗。 ⑦西陆:指秋天。
⑧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用《左传·成公九年》,楚钟仪戴着南冠被囚于晋国军府事。
深:一本作“侵”。 ⑨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
不堪:一本作“那堪”。 ⑩白头吟:乐府曲名,《乐府诗集》解题说是鲍照、张正见、虞世南诸作,皆自伤清直却遭诬谤。
两句意谓,自己正当玄鬓之年,却来默诵《白头吟》那样哀怨的诗句。[2] 译文 深秋季节寒蝉不停地鸣唱, 狱中囚禁的我,思乡的心绪一阵阵渐深。
真不能忍受,这秋蝉扇动乌黑双翅, 对我一头斑斑白发,不尽不止地长吟。 蝉儿啊,清晨露水太重,你虽双翼轻盈,却难振翅向高处飞进, 到黄昏,冷风狂虐,你高亢的吟唱,也容易被风声掩沉。
你——枉居高树啜饮清露,可浊世昏昏,无人相信那高洁冰清, 哎,又能向谁表白我的皎皎廉洁的心呢。[3] 编辑本段 创作背景 《在狱咏蝉》是骆宾王陷身囹圄之作。
公元678年(唐高宗仪凤三年),屈居下僚十八年,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被捕入狱。其罪因,一说是上疏论事触忤了武则天,一说是“坐赃”。
这两种说法,后者无甚根据。前者也觉偏颇。
从诗的尾联“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来看,显然是受了他人诬陷。闻一多先生说,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宫体诗的自赎》)。
这几句话,道出了骆宾王下狱的根本原因。他敢抗上司、敢动刀笔,被抨击者当然要以“贪赃”、“触忤武后”将他收系了。
也正因为如此,骆宾王才在狱中写下这首诗。[4] 编辑本段 作品鉴赏 小序鉴赏 这首诗前有一段序,而现在通行的一些唐诗选本往往只录诗,对序则弃而不录。
其实这段序文与诗是一有机整体,诗中比兴寓意,亦即自然之物与人格化身的契合,是以序文的铺叙直言为前提的。欲解二者契合之妙,不可不读这首诗的序。
可以说这是一篇简短而精美的骈文,是一篇很有情致的抒情小说。诗人在这段序文中叙说了自己作诗的缘起,叙说了蝉的形态、习性及美德,抒发了自己“失路艰虞,遭时徽纆”的哀怨之情。
诗人首先从禁所的古槐写起,运用晋代殷仲文仕途失意及西周时召公明察狱讼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身陷囹圄的痛苦和乞盼有司明察的心愿。然后,写闻蝉鸣生悲感,“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乎前听”,以反问的语句把蝉与己、心与物联系在一起。
以拟人的笔法铺叙蝉的美德、从蝉的形态习性写起,写蝉适应季节的变化,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出现;写蝉翼甚薄,蝉目常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不以俗厚而易其真”。诗人谓之具有“君子达人之高行”。
因为蝉有这样的美德,所以诗人才引蝉自喻,以蝉为自己的人格化身。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云:“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骆宾王以蝉喻己,顾影自怜,正是感物联类,情以物迁。
从骆宾王作于同时期的《萤火赋序》中也可印证此论断:“物有感而情动,迹或均而心异。响必应之于同声,道固从之于同类。”
诗人的体验说明了感物生情的道理,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与自然之物的某种同构对应。诗人咏蝉之妙,不仅在于符合同构对应的原理,而且还在于蝉意象所包涵的丰富的文化内蕴。
[5] 诗歌鉴赏 这首诗作于公元678年(高宗仪凤三年)。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在作法上则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逗起客思,诗一开始即点出秋蝉高唱,触耳惊心。接下来就点出诗人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
3、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那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
十.咏物言志诗
这是梅花的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早 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墨梅 居简 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
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 早梅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 枝开。 墨 梅 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早梅 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梅 王琪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回答者:463518673 – 初学弟子 一级 9-22 13:26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谢谢其他回答 共 1 条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早 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墨梅 居简 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 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
早梅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 枝开。
墨 梅 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早梅 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梅 王琪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梅 贡性之 眼前谁识岁寒交,只有梅花伴寂寥。
明月满天天似水,酒醒听彻玉人箫。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 庚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真适园梅花盛放 王 鏊 花间小坐夕阳迟,香雪千枝与万枝。
自入春来无好句, 杖藜到此忽成诗。 梅花绝句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杂诗》之一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 杨柳枝词 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凑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初识梅花 卢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开,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来。 次韵中玉早梅 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 梅花绝句 陆游 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红 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红梅 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梅花绝句之二 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岭上红梅 范大成 雾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风一枝足。
满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倾城在空谷。 梅花绝句之三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题梅花图 杨无咎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探梅 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 圣恩寺看梅 周永年 众香国里人来去,花信风中鸟倒悬。
更喜水光相映发,横斜疏影托波来。 雪梅之一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题画梅 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雪梅之二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岭梅 张道洽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
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观梅有感 刘因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赠范晔 陆凯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 曹雪芹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红楼梦》咏红梅花 (花字) 曹雪芹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
闲厅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