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一家十元店,是怎么赚到300亿身家的?
文 谢九
最近,被称为“国内最大十元店”的名创优品在美国上市,创始人叶国富的身家一夜之间超过了300亿元。 一家主打廉价商品的公司,到底是怎么登上资本之巅、缔造财富神话的呢?
在成立名创优品之前,公司创始人叶国富曾经打造过一个叫做“哎呀呀”的女生饰品连锁品牌,这一段不算成功的创业之后,叶国富去日本考察,被日本街头的平价零售店所打动,从中获得了二次创业的灵感。2013年,叶国富和一位日本设计师携手,成立了名创优品,主打平价且带有一定设计感的生活日用品。
从创立以来,名创优品就没有摆脱山寨的争议。 这家公司从里到外都能看到人们熟悉的日本元素,公司红白相间的LOGO很容易让人想起优衣库,公司的很多产品设计,和无印良品非常相似。 很多不明就里的消费者,都以为这就是一家日本公司。
对于名创优品这种傍大牌的做法,外界也是褒贬不一, 有人称之为中国的山寨之王,但也有人认为,这家公司以低廉的价格,为国内消费者带来了国际大牌的设计感,对消费者来说可以算是非常优惠的福利。 比如无印良品,在中国的价格比日本高好几倍,但其实很多产品都是在中国制造生产,以名创优品为代表的很多中国公司,通过和这些国内代工厂合作,以低廉的价格向消费者提供类似产品,满足了很多收入不高的消费者需求。
面对外界的抄袭质疑,公司创始人叶国富曾经回应,“在设计界,从来只是互相借鉴,没有模仿。” 尽管对山寨之说矢口否认,但名创优品还是在努力摆脱山寨形象。为了提升品牌美誉度,公司近年来开始采用另外一种傍大牌的策略,和一些超级IP推出联名款产品。 尤其是去年和漫威的合作非常成功,众多漫威的英雄人物形象登上名创优品的产品,而且价格大都在50元以内。有漫威英雄人物的加持,而且价格还如此便宜,这些联名款产品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
除了漫威之外,迪士尼、可口可乐、故宫等很多著名品牌都成了名创优品的联名对象。 和国际大品牌合作,无疑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做法,其意义不仅在于拉动产品销量,更重要的是,相当于名创优品这个品牌得到了国际大品牌的背书,公司产品刻上了正版的印记,由此冲淡了公司的山寨形象。 从早期借鉴国际知名品牌,到现在和国际知名品牌合作,名创优品在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傍大牌做法,一步步将自己从山寨的污泥中洗白。
当然,仅仅靠傍大牌并不足以让名创优品获得成功, 公司的另外一个杀手锏就是便宜。 名创优品被称为国内最大的十元店,公司95%以上的产品,价格都在50元以内。公司创始人叶国富今年还曾经表示,要将95%以上的产品定价控制在29元以内。这种定价模式,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另外一家大热的公司拼多多。 区别之处在于,一个是线上的廉价之王,另外一个在线下市场称雄。
无论是名创优品还是拼多多,这两家公司的成功都绝非偶然,而是刚好踏准了时代的节奏和脉搏。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之后,进入失去的十年,日本民众的收入减少,同时生活美学上也开始转向极简主义,主打廉价商品的优衣库和无印良品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快速崛起。
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减速,人们收入增速放缓,对未来的信心不足,对于廉价商品的需求大幅上升。 在过去中国经济以两位数高速增长的时候,消费升级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但是现在,廉价商品市场成为一片广阔的蓝海,提前进入这个市场的名创优品和拼多多自然就成为大赢家。
成立7年时间以来,名创优品在全球开出了4000多家门店,年销售额将近200亿元,公司的野心是成长为世界级的零售巨头,那么,名创优品能够实现这样的梦想吗?
长期以来,名创优品一直摆脱不了两个最大的负面标签, 一个是品牌形象的山寨化争议,一个是产品质量争议,这两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名创优品的上升空间。
在公司致力于摆脱山寨品牌形象的同时,更需要摆脱的是产品质量的争议。 从长远来看,制约名创优品未来成长空间的更重要的因素,是产品质量问题。今年9月份,就在名创优品向美国递交招股书的当天,上海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化妆品抽检质量报告,名创优品代理的一款指甲油检出可致癌物质,三氯甲烷的含量严重超标,是国家标准限值的1400多倍。在此次指甲油事件之前,名创优品的产品质量问题也有过多次被曝光的经历。
80元打拼到300亿身价,潘石屹的成功秘诀究竟是什么?
潘石屹的成功秘诀是他善于抓住一切机会,头脑灵活,加上他的胆识过人,善于发现商机,所以他成功了。
首先,我们都认为富人之所以成功,那是因为他们家里有矿,要是没有矿,就觉得是对方运气好,老天爷眷顾他,或者他是富二代等等,总之大家都会为富人之所以成为富人找借口,安慰自己没有这样的能力,所以只能辛苦上班。但是想说的,也是有例外的,比如潘石屹。
其次,潘石屹开始也是一名非常普通的打工者,他也去过工地打工,他还有一个小伙伴李勇。每天在工地干活可以得到10元报酬,这在当时算是非常不错的收入。可是潘石屹不这样想,他看到海南设立为经济特区,就做了去海南闯一闯,李勇不想放弃这么安稳的日子,可是又想挣大钱,就跟着潘石屹一起去了海南,可惜这次潘石屹失败了,两个人又去工地上班。
接着,潘石屹在砖厂上班,发现砖厂管理混乱,去跟砖厂老板提建议,最后砖厂老板也同意的潘石屹的建议。潘石屹帮老板管理非常好,可是老板不想做砖厂想要转行做房地产,潘石屹又一次抓住机会,问李勇要不要一起,可惜李勇不想承担风险,潘石屹一个承包了砖厂。尽管最后失败了,可是可以看出来潘石屹善于抓住机会,胆识过人。
最后,潘石屹转行做房地产,也是从事房地产让他挣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之后他就去北京创业,成立了SOHO中国,开始走上他开挂的人生。而潘石屹成功背后,都离不开他眼光独到,善于发现商机,也敢尝试任何新的事物,不害怕失败,为自己积累大量的经验。
300亿把UC卖给阿里巴巴,投身造车,何小鹏的故事有多精彩?
前段时间小鹏 汽车 因为名字被很多人吐槽,甚至还因此登上了热搜。名字起成什么样到不重要,重要的是企业的实力。小鹏 汽车 可以说是何小鹏的一个梦,这些年为了追逐梦想,何小鹏付出了很多努力。比起那些荣誉光环,他身上的那些传奇故事更值得我们了解。
何小鹏出身比较普通,父母都是打工人,家庭条件也不富裕,所以吃过很多苦,不过他从小就非常努力,成绩也是相当不错。初中的时候,何小鹏在班里排名就很靠前,后来顺利考入了国内的百强中学。进入到高中之后,他依旧是班里的尖子生,后来顺利考入了华南理工大学。迈入一流高校之后,何小鹏的前程也注定了是一片光明。
虽然考了不错的大学,但是何小鹏依旧没有懈怠,大学期间学习照样很努力。因为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再加上他比较懂事,所以经常出去找兼职赚钱。那段时间他基本上什么工作都干,只要能赚钱,再累他都能接受。有时候他一天能干好几份兼职,就算再累也不会忘了学习。那四年的时光,图书馆和兼职基本上占据了他所有的课余时间。
普通人家的孩子努力读书上学,就是为了有一天靠自己的能力赚钱找一份安稳的工作,给父母更好的生活。终于四年结束了,何小鹏可以找一份工作赚钱了。1999年的毕业季,他站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着众多选择。当时很多毕业生都挤破头想要进国企,即便是现在情况也一样,很多人都想拿到这个铁饭碗。那个时候何小鹏也完全有机会进入到国企,可是他并没有这么选,最后去了一家私企,这家企业就是亚信集团。不少人都不理解他的选择,但是现在看来这个选择就是最正确的。
别人找工作是为了安稳赚钱,何小鹏就不一样,他的格局是一般人比不了的。进入到亚信之后,他无时无刻不在学习,从开发、运营到客服,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他都没有落下。短短两年的时间,他就已经把公司所有岗位上能学的东西全都学了一遍。别人是来给老板打工的,他倒像是带薪进修的。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让他成为了公司的得力干将,为日后的路做好了铺垫。
2000年对于何小鹏来说是尤为关键的一年,因为这一年亚信在纳斯达克上市了。何小鹏当时只是亚信的一个员工,公司上市跟他有多大关系呢?这之间的关系可大了,身为公司得力干将,何小鹏深受器重,公司上市的时候,他拿到了1500股的原始股,市值大概3万
美元,这对于一个刚刚大学毕业两年多的年轻人来说已经是比大数目了,更何况还是在2000年。
后来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何小鹏也得到了提拔,工资也越来越高,看得出来亚信非常重视这个人才。换做是其他人的话,能够得到这样的待遇那肯定愿意一直干下去。但是何小鹏干着干着竟然觉得这太安稳了,跟他想象的职业生涯有很大的差距。思来想去,最后他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辞职创业。
辞职之后他并没有单干,而是找到了校友梁捷,两个人一拍即合,创下了UC优视。靠着两个人的智慧与才华,很快UC优视就推出了新产品UC mail和UC web。虽然这两个产品都很强大,但无论产品好坏,让用户接受才是最关键的,而这也成为了他们继续走下去的一道坎。
2004年,国内互联网还没有全面普及,能够买得起电脑的家庭屈指可数,智能手机就更不用说了,那个时候还是满大街的按键机,大家交流更喜欢短信,对于所谓的mail很多人都还不能接受。在时代背景的限制之下,何小鹏推出的两款产品受到了限制。
看着眼前的困境,何小鹏陷入了沉思,他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接着往下走,也不知道下一步要迈向哪里。就在这个时候,他的一位贵人出现了,这个贵人就是丁磊。巧的是当时丁磊也在做邮箱,虽然两个人是竞争对手,但是在试了何小鹏的UC mail之后,丁磊仿佛看见了无限的未来。当时就决定要投资,于是很阔气地拿出了80万给何小鹏。
80万能否解救UC何小鹏也不知道,但是他迷茫的心却因为这80万突然找到了路,丁磊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希望。两年之后,何小鹏用成绩证明丁磊没有看错人,那年UC浏览器大火,用户量一路飙升。短短一年的时间,UC浏览器的用户已经突破了百万大关。
但一时的成功算不了什么,因为路的尽头还是路。UC浏览器火了之后,业内也出现了更多的竞争品牌。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想在这股浏览器的浪潮当中不被超越、不被淘汰,那就必须时刻提升自己。于是何小鹏选择了带领UC扩张,但这也是需要钱的。那个时候的UC刚刚站稳脚跟,虽然UC浏览器火了一段时间,但由此带来的资金收入不足以支撑未来的扩张,想击败万千对手的话,那就差得更远了。
当时为了让UC得到充足的资金发展,何小鹏跟梁捷一起四处找人拉投资,但说来说去都是白费口舌。就在他们俩正苦恼的时候,政府宣布要鼓励企业发展,UC也正好符合要求,何小鹏就赶紧带着资料去申请。虽然最后只拿到了10万块钱的补贴,但是对于那个时候的UC来说已经是一笔救命钱了。
政府的10万块补贴让何小鹏喘了口气,但回过神来还是得继续拉人投资。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后来何小鹏得到了俞永福和雷军这两位大佬的帮助,顺利摆脱了窘境。不过这也很让人好奇,当时的何小鹏只不过是一个没太大名气的后辈,怎么突然之间有两个大佬伸出了援助之手呢?
这段故事当中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叫李学凌,他就是当时网易的总编辑,跟何小鹏是不错的朋友。看到何小鹏有困难,每天都在为钱发愁,李学凌身为朋友就站了出来。在李学凌的介绍之下,何小鹏认识了俞永福。本来李学凌是想着何小鹏认识了俞永福之后,或许能拉到联想的投资,但是最后并没有成功。虽然联想那边否决了这个项目,不过俞永福心里还是非常看好UC的,于是他决定帮助何小鹏,就找到了好友雷军。雷军了解了这个项目之后也很看好,当时就对俞永福说,只要你能加入UC,那我立马就投资。这对于俞永福来说也是个艰难的选择,一边是可以拿百万年薪的联想,一边是还没成长起来的UC优视。犹豫再三,俞永福最后选择了UC,放弃了联想的工作。在他加入之后,雷军也如约投资了400万。
那个时候国内移动互联网还没爆发,但是这些大佬早已预见了未来,就拿雷军来说,他能够义无反顾的拿出400万投资UC,就足以证明他的眼光。而何小鹏带着400万资金,在互联网爆发的前夜带着UC揽下了大量用户,开拓出了属于自己的市场。后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浏览器的市场也越来越好,身为浏览器市场里的“前辈”,当时的UC是业内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到了2014年,UC浏览器已经跻身于前三,而当初雷军投资的400万,也翻了数十倍。
何小鹏的UC成功了,但成功不是终点,接下来还有一段全新的路等待着他。阿里巴巴身为互联网行业的巨头,也加入到了UC的投资当中,与其他投资者不同的是,阿里巴巴拥有UC66%的股份,就连何小鹏这个创始人都比不过阿里巴巴的话语权。果然在互联网的时代,资本才是王道。
看着这样的股权布局,何小鹏选择了退出,放弃了他苦心经营多年的UC。2014年,UC优视与阿里巴巴达成了合作,最终何小鹏以43.5亿美元的价格将公司出售给了阿里巴巴。看到何小鹏的这个选择,有人觉得不明智,毕竟从一个普通人坐上这个位置实属不易,就这么把自己努力的成果让给他人未免太可惜了。但也有人觉得是明智之举,43.5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大概有300亿,与其看着股权一天天被稀释,倒不如趁早拿着这笔巨款走人。
2014年,对于何小鹏来说是极其复杂的一年。这一年他出售了自己一手创立的UC,加入了阿里巴巴,同时他也萌生了新的想法:造车。加入到阿里巴巴之后,何小鹏遇到了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也正是在这一年,马斯克宣布了特斯拉223个电动车专利的消息。就像当初预见互联网的无限未来一样,何小鹏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觉得 汽车 行业可能也要迎来一个全新的未来,那就是电动 汽车 的时代。
只不过那个时候的何小鹏还只是阿里的一个员工,他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自己出来创业。于是就向公司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试图说服阿里巴巴加入到造车新势力的行列当中,可惜他的想法并没有得到认可。不过何小鹏也没有就此放弃,他开始萌生了新的念头:自己创业。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他也不敢贸然尝试,所以又花了三年的时间研究。2017年,何小鹏迈出了造车的第1步:辞职离开阿里。那年8月22日,何小鹏通过UC浏览器发布了一条微博宣布了自己再创业的消息。
消息一出就有人阻拦,他接到了很多朋友的电话,多数都不是来祝福他的,而是劝他冷静思考,但是最后他还是压上了全部的身家。当时何小鹏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要打造出属于中国的特斯拉。后来他找到了自己的朋友夏珩,正式开始了二次创业。
然而这条路还没走多久,现实就给了他当头一棒。2018年9月,某品牌的新能源 汽车 被曝出自燃事件,很快整个行业都受到了影响,小鹏 汽车 也没能逃过一劫,因此遭遇了严重的融资问题。好在这个时候的何小鹏资金力量足够雄厚,才能够带领小鹏 汽车 躲过一劫。
当时很多老款车型的用户看到这个消息之后极为不满,于是就有很多人站出来维权。其中部分用户直接在自己的车后面贴上“谁买谁后悔”的大字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抗议。不得已之下,何小鹏发布了一封道歉信来平息舆论。后来公司还推出了补偿方案,这才把小鹏 汽车 从舆论的漩涡当中解救了出来。
在经过了几次风波之后,何小鹏在这个全新的领域当中才算走向了成熟,他深知客户和产品一样重要。2020年8月份,小鹏 汽车 赴美上市,何小鹏的造车之路终于迎来了转机。今年7月份,小鹏 汽车 又赴港交所上市,此时的何小鹏也已经成功进入到了2021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名单当中。
假如你拥有300亿,你首先会干什么?
如果说是纯粹的享受的话,以正常普通民众来说,吃喝玩乐,怎么花都花不完把,当一个人有那么多钱的时候我觉得可能想的最多的应该是在这个世界匆匆几十年,留下点什么不说影响世界的东西,最起码在自己的家族或者生活区的周围留下点什么吧。或者为国家科技发展做出点贡献啊可以买高级的设备为多所学校捐赠点实验室啊,教学楼,创办一个教育基金给那些本来可以上很好的学校出来可以为自己为生活做贡献的但是被一分钱难倒的那些人提供些帮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