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从AR/VR抽身后,新风口在何方?

前些年投身元宇宙产业的大厂们,现在纷纷脱身放弃XR,调整新的方向。腾讯入局外卖市场、微信公众号效仿小红书,远离硬件系元宇宙是不是明智之举?推荐对元宇宙、AR/VR、ChatGPT感兴趣的童鞋阅读。尽管元宇宙泡沫破裂早有预兆,但估计没有多少人想到国内第一个跳船跑路的是财大气粗的鹅厂。
2月16日,多家媒体报道称腾讯XR团队取消全部岗位,该团队的300多名员工将有两个月的“缓冲期”,寻求内部调岗或外部

前些年投身元宇宙产业的大厂们,现在纷纷脱身放弃XR,调整新的方向。腾讯入局外卖市场、微信公众号效仿小红书,远离硬件系元宇宙是不是明智之举?推荐对元宇宙、AR/VR、ChatGPT感兴趣的童鞋阅读。

腾讯从AR/VR抽身后,新风口在何方?

尽管元宇宙泡沫破裂早有预兆,但估计没有多少人想到国内第一个跳船跑路的是财大气粗的鹅厂。

2月16日,多家媒体报道称腾讯XR团队取消全部岗位,该团队的300多名员工将有两个月的“缓冲期”,寻求内部调岗或外部优先推荐机会。虽然腾讯已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否认XR团队解散的传闻并强调不会放弃探索XR,但也承认正在调整方向。

对于元宇宙的拥趸来说,现在无疑是最难熬的日子。新的风口出现,各家大厂、资本市场纷纷将注意力转移到ChatGPT身上;老玩家相继出逃,在腾讯之外字节跳动、微软甚至元宇宙头号迷弟Meta都开始收缩业务。

残酷的金钱世界里,向来只见新人笑未闻旧人哭,但在短短一年内从天之骄子沦为巨头弃子,元宇宙这趟过山车之旅未免来得太刺激了些。

当然,对于上述抽身离去的企业来说,除了Meta外大多入局时间不算长、投入也不算太夸张,及早止损并非坏事。而对于如今极为活跃的ChatGPT风口及其追随者来说,有了元宇宙这个前车之鉴,日后每走一步都要更加小心。

01 成立八个月,腾讯XR只留下一堆元宇宙商标

虽然马化腾本人多次亲自宣传腾讯的XR业务,并早早提出过“全真互联网”的概念,甚至要早于元宇宙这一概念的爆红。但从腾讯XR团队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还是能看到不少日后衰落的迹象:比如犹豫且缓慢的起步,稍显混乱的内部管理,以及缺乏实绩的残酷现实。

腾讯XR团队的第一个问题,是成立得太晚——甚至可以说是输在起跑线上。

腾讯成立独立部门、加码虚拟现实业务的消息,最早可以追溯到2021年11月。当时,腾讯总裁刘炽平在一次采访中表示,腾讯拥有大量探索、开发云宇宙的技术和能力,“例如在游戏、社交媒体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们都有丰富的经验”。

刘炽平这番发言,无疑体现了腾讯高层对元宇宙相关业务的重视,也被外界普遍视为腾讯将正式入局的信号。次年年初,腾讯在自家招聘官网和各大招聘平台释放出大量相关岗位,并在内部通过“活水”制度抽调优秀人才,腾讯XR团队逐渐成型。

到去年6月27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腾讯XR团队终于正式亮相。腾讯高级副总裁马晓轶在当天举行的腾讯游戏“SPARK 2022”线上活动中,以数字人的形式亮相,并宣布腾讯成立软硬件一体XR部门的消息。

然而,此时元宇宙已经不在热度高峰,且大多数大厂已经完成布局甚至拿出了相应的产品。比如字节跳动,早在2021年10月便高价收购了PICO,头显都已经迭代了好几款。错过先发机会也错过元宇宙热度高峰的腾讯,无疑已错失最佳窗口。

第二个问题,是XR团队尴尬的内部定位,以及腾讯高层并不清晰的规划。

内部资料显示,腾讯XR团队隶属于腾讯互动娱乐事业群(IEG),马晓轶则是该事业群的直接负责人,对上向腾讯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总裁、集团COO任宇昕汇报。而XR团队的日常事务,则由腾讯游戏旗下独立工作室NExT Studios的沈黎负责。

虽然外界并不清楚从沈黎到马晓轶,再到任宇昕的这一条汇报线运行得是否顺畅,但可以肯定的是,XR团队在腾讯复杂的内部组织架构中,地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突出。

要知道,马晓轶执掌的腾讯IEG旗下还有腾讯游戏、腾讯文学、腾讯动漫等部门,除了游戏外和XR本质上没有太大联系,更不用说隔壁的PCG了。在此背景下,夹在游戏、动漫、移动平台等诸多团队中间的XR,即便能得到集团额外重视,资源调配也不会太过容易。

更重要的是,团队成员组成和团队目标,也没有那么搭。

按照马晓轶的说法,腾讯XR部门制定的是一份4-5年的长期规划,目标是打造能成为行业标杆的VR产品/服务。问题就出在,腾讯这个拼凑出来的XR团队里并没有太多人有硬件开发经验。包括马晓轶和沈黎,其强项都在软件、系统开发领域。

作为游戏行业知名大咖,沈黎的履历不可谓不亮丽。自2013年加入腾讯以来,他一直担任互娱合作研发中心总经理,负责过创新技术、游戏引擎等业务,在软件端业务能力绝对一流。不过跨出这个舒适圈做硬件,就不是沈黎的优势了。

这就要说到腾讯XR的第三个问题:缺乏实绩。

在XR团队成立之后,腾讯放出风声,硬件产品坚决走自研路线。马晓轶也曾表示,腾讯XR会积极关注内容、系统、工具SDK等各个领域。但在团队人员、技能和目标不匹配的情况下,腾讯XR一直没有拿出对应的硬件产品。

回顾成立以来这八个月,腾讯XR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或许是申请各类元宇宙商标——毕竟另一个代表作,NFT交易平台幻核也已经在去年宣布关停。

在价值研究所看来,缺乏硬件基因是阻碍腾讯XR业务更进一步的关键。回想起成立之初的高调,如今一朝解散对腾讯XR团队来说固然太过残忍。但在降本增效的大前提下,放弃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02 缺乏硬件基因是硬伤,不做XR是腾讯的正确选择?

其实早在腾讯XR团队成立之初,就有不少媒体、网友对其前景产生质疑。其中最大的争议点,集中在一件事上——腾讯一直缺乏硬件研发经验,甚至可以说是不具备硬件基因也缺乏做硬件的勇气。

早在2015年,腾讯就推出过TOS+智能硬件开放平台战略,并发布TencentOS系统和一批基于TOS平台开发的硬件产品,包括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微游戏机和当时尚未成为香馍馍的VR/AR头显。

在辉煌时期,三星、一加两大手机厂商都是腾讯TOS的忠实合作伙伴。以三星为例,其旗下多款手机,包括note3等热销机型都加入了腾讯开放平台的怀抱。而借助微游戏机和智能电视机顶盒联动,杀入智能家居赛道的做法,在当时可谓相当前卫。

然而,做系统做得风生水起的腾讯依旧坚持不做硬件的作风。腾讯在发布TOS平台时强调,其目标是成为智能硬件的“底层连接系统”,本质上还是要做软件和内容服务的生意。

虽然TOS在2017年6月28日就宣布停服,最终只沦为鹅厂众多失败试验品中并不起眼的一员。但从该项目起步到被抛弃的过程中也能看出,腾讯在硬件开发领域真的毫无存在感。哪怕已经搭建了一套完整的操作系统和开发平台,也从未尝试正式染指硬件业务。

若干年后的今天,腾讯不是没想过改善这种情况、补强硬件研发实力,收购黑鲨就是一步重要的棋子。从这个角度讲,放弃收购黑鲨或许也加速了腾讯XR团队的消亡——又或者说,放弃收购黑鲨正是腾讯放弃XR的前兆。

虽然黑鲨科技CEO罗语周在事后向媒体表示收购从一开始就是“没有的事”,但腾讯对黑鲨糟糕的财务状况以及硬件业务并不可观的前景感到担忧,才是外界公认的收购流产真正原因。

事实上,腾讯首次向黑鲨大股东小米询价的时候,双方的分歧就已经明显:小米开出的价码是30亿元,和腾讯的估价之间存在10亿左右的差距。这种估值上的落差,同样凸显了腾讯对黑鲨及其所代表的硬件业务的不信任。

不过正如前文所说,对于正沉迷于降本增效的腾讯来说,不做硬件、不折腾XR可能是更明智的选择——一方面可以减轻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把更多资源集中到核心业务上,避免精力分散。

数据显示,腾讯的综合毛利率在去年已经有轻微反弹迹象,显示了良好的降本效果。根据财报,去年Q1-Q3腾讯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2.1%、43.2%和44.2%,录得三连涨。虽然和巅峰时期接近50%的毛利率没得比,人力、推广营销和一般管理研发费用的下降还是相当明显。

腾讯放弃AR/VR = 元宇宙被判死缓

近段时间,除了砍掉XR之外,腾讯也没少花功夫推进其他重要项目。

微信这边,公众号在2月16日升级新图片消息功能,横滑浏览图片、3:4的展示比例等设定全面小红书化,旨在杀入种草领域;2月15日,微信小程序开始在广深地区内测门店快送服务,似乎要和美团、抖音大干一架。

腾讯云这边则加紧出海,拿下沙特Mobily的大单;此外,腾讯还在本月推出了跨境支付平台智汇鹅,同样将目光瞄准海外市场。

毫无疑问,家大业大且有社交、短视频、游戏、云计算等多张王牌在身的腾讯,不会因为少一个XR而受到多大影响。价值研究所则认为,腾讯反而应该开心,自己没有在XR和元宇宙的泥淖陷得太深,还能及时抽身离场。

现在真正应该发愁的,或许是早已泥足深陷的那一群大厂——如Meta,以及仍在期待元宇宙热度反弹的淘金者们。

03 VR/AR大败局已定,ChatGPT会成为下一个元宇宙吗?

赶在元宇宙大溃败之前弃船逃亡的,当然不止腾讯。

同样在2月16日这天,字节旗下的VR公司PICO被爆进行大裁员。字节方面回应称组织优化确实存在,但这只是正常的内部架构调整,优化比例并不高,也不存在所谓的大裁员。

这一天的坏消息还没完。难产多时的苹果混合现实头盔,也在2月16日被爆将再度推迟发布,预计要到今年6月的WWDC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才能和公众见面。此前曾有消息指,苹果计划在今年3月的春季发布会上推出该产品,而这款产品的研发已经开展了整整七年。

往前看,国外多个科技巨头也纷纷削减了对VR/AR项目的投入。和腾讯一样决绝的微软在今年1月官宣万人大裁员,混合现实硬件HoloLens、MR和AltSpaceVR部门都是重灾区。其中,元宇宙社交平台AltSpaceVR将在3月10日彻底下线,工业元宇宙团队更是全员被裁。

种种迹象表明,元宇宙泡沫破裂,VR/AR产业大溃败已无法挽回。在价值研究所看来,概念无法落地、商业化前景不明朗、烧钱严重,都是拖垮元宇宙产业的重要因素。

客观地说,过去两年来自各大行业的巨头针对元宇宙商业化做出过不少尝试,当中也不乏成功例子。

例如元宇宙与商业地产、文旅行业的结合,国内就有大唐不夜城、朝阳大悦城、万达广场、汇悦城等先行试水。朝阳大悦城官方表示,超写实数字人Vila上线之后,前来打卡、尝鲜的用户确实不少,实打实提高了商场客流量。

再比如零售和电商行业,天猫等平台曾举办元宇宙直播活动,GAP、GUCCI则联合第三方平台推出线上虚拟展会,也都获得了不少用户的青睐。但这些案例的问题都在于,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未能给对应的品牌、商家提供长期收益。

归根结底,元宇宙对大多数用户来说依然只是一种“可以一试”的新鲜事物,而非生活必须。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下,更没有一家企业可以为一个过气的风口和概念持续烧钱。

当然,元宇宙不是这些年第一个陨落的科技风口,相信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以史为鉴,所有存在商业化、场景落地难题的行业,都需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包括如今的当红炸子鸡ChatGPT。

价值研究所在此前的报道里面就提到,ChatGPT的商业化能力有待检验,目前少数几种赚钱模式还局限在面向B端企业的出售服务。

仔细一看,ChatGPT和元宇宙真的有不少相似之处,这也更让人对前者的命运感到担忧。要想避免重蹈覆辙,ChatGPT必须要尽快跑通商业化路径,尤其是打开C端市场。

04 写在最后

虽然在裁撤XR团队这件事上手起刀落、毫不留情,马化腾对虚拟现实、智能硬件等领域的重视程度还是毋庸置疑的。

早在2020年,马化腾就在腾讯内部提出了“全真互联网”这个概念。到去年元宇宙爆火后,腾讯依然秉持这个方向,希望以全真互联网作为切入口,杀入元宇宙这片新蓝海。

“一个令人兴奋的机会正在到来,移动互联网即将迎来下一波升级,我们称之为全真互联网……”,马化腾的豪言壮语犹在耳边回响,腾讯XR团队却迅速走向瓦解,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难免令人唏嘘。

不过在梦想和眼下的生存中进行选择,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熬过当前的难关,之后一切都还有可能。既然腾讯强调没有完全放弃XR,我们就尽管期待其接下来的行动,会不会带来新的惊喜。

作者:Hernanderz

来源公众号: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关注企业长期价值。

本文由月牙知识合作媒体 @价值研究所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月牙知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k0kaujt7@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

  • 抖音上福建鑫辉(抖音上的“流浪帝”)

    现在网络上流行的这位站在江边衣衫褴褛的流浪汉,身体挺得笔直,双手背在身后,凭栏远眺,身外无物,不动如山,颇有帝王之气,使我想起当时岳飞写《满江红》当时的情景。引来众多模仿,均不能与…

    2022年2月21日
  • 晋江赢在太懒,LOFTER输在勤快?

    LOFTER和晋江,一个是轻博客,一个是原创文学产品,虽不是同类产品,但都是典型的女性内容生态。这两个产品,也有着不同的运营思路,LOFTER不断调整增添功能,晋江APP却是满满的PC遗风,其网站也仿佛停留在十年前的设计风格。就是这样的两款产品,最近因LOFTER推出的“头像生成器”功能,引发了作者对女性内容生态的思考,欢迎阅读。随着ChatGPT热议出圈、文心一言紧随其后,AIGC(AI Gen

    2023年8月7日
  • 抖音直播怎么开(开通直播权限教程方法)

    抖音主要就是玩视频和直播的一个平台,一开始只是观看视频来娱乐,后来抖音的流量非常多,就有人看到了这块商机,开始通过抖音直播带货赚钱。那么,我们怎么开通直播电商权呢? 一、直播电商权…

    2022年2月15日
  • 美博客评利润率最高10家科技公司搜狐畅游第六百度第十

    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评出了去年美国科技股利润率最高的十家公司,中国有三家上榜,分别是搜狐畅游、永新视博和百度。
    以下为详细排名:
    第1名:Entropic Communications公司 利润率68.62%
    一起欣赏一下这家利润率几乎70%的公司。Entropic是一家无制造半导体公司,也即是说这家半导体公司不制造芯片,他们设计芯片,然后让别人花钱买走许可来制造芯片。许可就

    2023年7月2日
  • 木鸟、美团、途家,撞上民宿“边界”

    刚刚过去的元宵节,你出门玩耍了吗?最近的假期中,热门旅游城市的民宿供不应求,民宿行业终于迎来了复苏的曙光。本文作者以木鸟、美团、途家为代表,分析民宿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希望对你有帮助。2022年,对民宿业来说是苦难的一年,突发疫情叠加大环境低迷导致民宿业客流少、收入低,整个行业都处于亏损边缘,更有甚者倒闭、关停彻底退出民宿圈,例如曾红极一时的民宿短租公寓预订平台爱彼迎。
    2022年7月,市场传来爱彼

    2023年7月26日
  • 没有最牛只有更牛,淘宝最大卖家的心路历程

    他是淘宝上最大的化妆品卖家,NALA的老板。2009年创业,到目前,公司每月销售额四千万,他是怎么做到的?刘勇明是谁?
    他是淘宝上最大的化妆品卖家,NALA的老板。
    2009年创业,到目前,公司每月销售额四千万,他是怎么做到的?
    他为众多商家分享了化妆品线上销售的经验。求学生涯爱哭的小孩
    刘勇明出生在厦门集美郊区,如今那里已是市区的一部分。刘家有许多房子,后来政府拆迁补了些钱。他父母开饭店,鼎盛时

    2023年8月26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