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4来了,Web3创业者又该坐不住了

ChatGPT-3的热度还没下去,进阶版GPT-4又来了。而ChatGPT不仅点燃了AI创业者的火,也让2022的“网红”Web3,再一次找到了出圈翻红的新思路。ChatGPT+Web3的组合,会是什么样的?一起来看一下吧。ChatGPT-3的热度还没下去,进阶版GPT-4又来了。
3月15日凌晨,OpenAI发布了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GPT-4,目前ChatGPT已经升级为这一全新版本。
“GPT

ChatGPT-3的热度还没下去,进阶版GPT-4又来了。而ChatGPT不仅点燃了AI创业者的火,也让2022的“网红”Web3,再一次找到了出圈翻红的新思路。ChatGPT+Web3的组合,会是什么样的?一起来看一下吧。

GPT-4来了,Web3创业者又该坐不住了

ChatGPT-3的热度还没下去,进阶版GPT-4又来了。

3月15日凌晨,OpenAI发布了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GPT-4,目前ChatGPT已经升级为这一全新版本。

“GPT-4是世界第一款高体验、强能力的先进AI系统,我们希望很快把它推向所有人。”OpenAI工程师介绍道。

ChatGPT不仅点燃了AI创业者的火,其凶猛之势也蔓延到Web3场域之中,它让2022年的“网红”Web3,再一次找到了出圈翻红新思路。

近日,波场TRON创始人孙宇晨不仅宣布将为AI系统ChatGPT提供去中心化支付框架,还与Oraichain达成合作,后者为世界首个人工智能驱动的区块链预言机及生态系统。

另外,Opera浏览器也宣布与OpenAI合作,并强调此次合作目的之一是构建Web3和未来互联网。

一时间,宣称加入AI概念的Web3项目不断出现。除了直接嵌套币种外,在基础设施开发上也加入了AI概念,例如国产公链Near就在近日提出推动建设支持生成式AI的基础设施。

从投资侧来看,不少Web3+AI平台频繁获得资本青睐,在近期完成大额融资。例如AI与区块链技术结合的工业供应链解决方案、NFT生成认证技术和加密资产交易策略平台等。

在“ChatGPT光环”之下,Web3创业者正在疯狂吸引眼球。可是,冷饭热炒又会不会是新一轮割韭菜的方式?

01 ChatGPT+Web3,一种很新的组合方式

ChatGPT和Web3能成为新组合,是让人感到意料之外的事。为什么会这么说?还得从二者的本质说起。

Web3的核心逻辑是使用区块链技术,形成去中心化和点对点交易的网络生态,这个系统比Web1、Web2更加开放且透明。

而ChatGPT是一款使用OpenAI开发的GPT-4语言模型的AI聊天式机器人。它之所以可以快速回应提问者的问题,是因为在前期进行了大量的数据采集,并最终集成反馈到聊天界面中。

“元宇宙、Web3是一个分布式的东西。在这里,大家希望互联网信息或者经济系统,都用一个分布式、加密式的方式去重构。但当前这一波AI浪潮恰恰相反,它会变成一个非常集中的东西,未来AI的底层能力将由有基础预训练大模型能力的几个大厂提供,其他人就在这些底层大模型上去开发应用。”华映资本董事刘天杰在接受媒体采访如此提到。

那么,如果把强中心化的ChatGPT和去中心化的Web3强行组合在一起,对于后者来说,到底是一种重塑,还是一种毁灭?

有一种观点认为,Web3和ChatGPT是两种正在迅速改变加密货币世界的技术,ChatGPT将有可能运用到以下Web3场景中:

1. 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dApps)

相比于传统的集中式应用程序,dApp的所有数据都不是存储在由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控制的中央服务器上,而是建立在由区块链技术提供支持的去中心化网络上。

dApp的优势是更具隐私性和安全性,但目前存在的劣势也比较明显,就是用户界面不够直观或者友好。

而ChatGPT的强项就在这里,即能够理解自然语言输入,并生成智能的回应。借助ChatGPT,那些没有专业技术背景的用户也可以更自然、更直观地在去中心化网络中进行交互。

2. 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是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往往可承载从金融交易到供应链管理等环节的自动化任务。

然而,创建智能合约是一个复杂且耗时的过程。在这个环节,ChatGPT就可以帮助开发人员生成代码来解放生产力。

3. 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ChatGPT可以作为量化工具与预测机器,实现加密领域分析与套利。

虽然区块链记录着所有原始的交易数据,且数据都是公开透明的。但数据量是庞大的,交易人还需要通过索引、处理、储存等流程来获取、分析数据。

而ChatGPT可以从快速抓取用户所需的数据,并进行前期数据清洗,从而可以把高质量的数据整理成结构化数据,辅助交易者进行决策。

Draper Dragon合伙人王岳华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表示,“所有的Web3应用场景里,数据都会经过算法处理,越强的人工智能越能带来更好体验。”

从这个角度来看,AI技术的加持,能让Web3更加用户友好,而这或许正是Web3出圈的新思路。

03 ChatGPT与Web3,注定形同陌路?

ChatGPT+Web3听起来的确很性感:能帮助Web3创业者节省开发成本、提升用户体验,甚至直接参与到交易环节 8230; 8230;

但不论是相关创业者还是用户,目前都还需要用乐观谨慎地态度,继续观望实际落地效果,以免成为被割的韭菜。

Web3存在的前提,就是由去中心化带来的信任机制,如果引入ChatGPT则很有可能因技术问题,打破这一根基。

如果就目前的情况而言,Web3用户很可能会因为“过度信任”或“过度依赖”ChatGPT,给自己带来经济损失。

虽然这两天媒体都在鼓吹GPT-4有多么强大,但它仍然不完全可靠——和之前的模型一样,OpenAI还是没能解决掉回答偏差的问题。

因此,就连OpenAI也强调,推荐用户在使用时附加人工审查,或者附加上下文,甚至在高风险情境中尽量避免使用。

“GPT-4仍有许多已知的局限性,我们正在努力解决,例如社会偏见、幻觉和对抗性提示。”OpenAI表示。

数据偏见在AI技术中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它可能在就业、信贷、住房等领域导致不公平的结果。

这些问题对于ChatGPT本身来说或许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放在Web3场景中来看,这种数据偏见与其提倡的公平公正背道而驰。

而OpenAI口中的“幻觉”,可以理解为ChatGPT可能会毫无征兆地给出完全错误的信息。比如当被问及发布最新癌症研究成果的网站时,它可能会给出几个不存在的网址。

更难解决的是ChatGPT的运行与Web3生态之间的矛盾。

ChatGPT运行需要大量数据支持,其采用的数据量多达上万亿。根据OpenAI官网的《隐私政策》显示,用户在使用ChatGPT时,会被采集有关用户访问、使用或互动的信息。

相关负责人也表示,ChatGPT会使用每个用户的小部分数据样本,来提高模型的性能。用户若不希望自己的数据用于提高性能,则需要通过邮件向OpenAI发送申请。

也就是说,用户享受ChatGPT带来的便捷同时,也需要为此“付费”,交换物便是自己的隐私,但这与Web3的核心理念南辕北辙。

这其中,可能有一部分人会支持,但也一定有人反对。想要接入ChatGPT的Web3企业,需要在“更好地服务一小批人”与“不出错地服务好更多人”之间做出抉择,而这第一口螃蟹肉,未必是好吃的。

在Web3合约或基础设施层还不足够完善的时候,引入AI技术对于Web3到底是重塑还是毁灭,目前谁也无法下出确切定义。

另一个矛盾点,则来自于AI厂商的“封闭心态”与Web3的“开放精神”。

要知道,今天许多技术诀窍、关键数据集和训练大型神经网络的计算能力,都是封闭的,并由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把控。

开源AI符合Web3的开放、去中心化和民主化精神,但科技巨头不可能很快变得开放。

例如,从OpenAI展示的效果来看,GPT-4变得更加智能,也越来越成为一款“傻瓜式”操作工具,对于那些没有任何编程基础的人,只需要给ChatGPT一幅图或一段话,就能开发出一个程序。

但与此同时,OpenAI也没那么开放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长聘教授、衔远科技创始人周伯文说:“我们目前只知道它是一个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但它如何理解图片,如何用RLHF微调,以及参数量规模、训练数据和成本等技术细节,OpenAI全部选择隐藏。”

推进Web3走进AI厂商的阻力,很大一部分其实来自AI厂商本身。

ChatGPT的出现或将给整个商业界带来颠覆性的革命,但在时代都为之疯狂的时候,创业者反而要更加克制与谨慎,以免掉入“万物皆可ChatGPT”的陷阱。

参考资料:

《Relationship Between Web3 and ChatGPT》,lcx

《Exploring the Role of ChatGPT in the Web3 Era》,analyticsinsight

《更强的GPT-4,更封闭的OpenAI丨TECH TUESDAY特别版》,晚点LatePost

作者:苌乐;编辑:伊页

来源公众号:科技新知(ID:kejixinzhi),洞察技术变化背后的产业变迁。

本文由月牙知识合作媒体 @科技新知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月牙知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k0kaujt7@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

  • 中国互联网的十一种盈利模式

    最疯狂的网络盈利模式之一,几乎每个进入全球排名前十万的商业网站和个人网站都在通过sp获取经​济回报,目前由于sp收到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的限制,盈利率有些下降,以此类模式为主的上市公司市值有所缩水。盈利模式一:在线广告
    最主要最常见的网络在线盈利模式,国内比较好的是各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等),也包括行业门户,而且大多数个人网站的盈利模式也是这样,靠挂别人的广告生存。
    新新兴的在线短视频网站,通过影

    2023年9月2日
  • 腾讯X5内核手机浏览器泄露或建国内首个Html5应用市场

    近日,有传闻称腾讯正内测一款全新手机浏览器,该浏览器将搭载了腾讯基于优秀开源Webkit深度优化的“X5内核”,在web/wap页面打开速度、省流量、UI和多窗口交互方式、Html5等方面都与现有的手机QQ浏览器有不同之处。根据几张这款浏览器UI泄露图,可以作出如下猜测:
    猜测一:超强Html5性能?
    从泄露的UI图看,内测版“X5内核”手机浏览器最强性能或许还在于对Html5的支持,Html5t

    2023年7月30日
  • 2012.8.1cookie晚报(MadeinChina)

    2012.8.1 cookie晚报(Made in China)
    晚报闲语: 上微博 上Q号 关注cookie 看晚报
    1.搜狐撤销广东站和上海站 数十员工两周遣散 评:这种情况在搜狐不是第一次出现了,不过直接撤掉地方站是很少出现的
    2.传苏宁欲收购乐器龙头乐博 交易金额达数十亿元 评:从上个月开始,已经传出苏宁要收购N家公司,这是刻意的公关行为么?
    3.移动社交应用陌陌宣布用户数突破1000万

    2023年8月14日
  • 免费升级套餐,到底藏着多少坑?

    你是否曾经接到过让你免费升级套餐的电话,办理后却发现“免费升级”根本就不免费?不止需要花钱,还不能退回原来的套餐。免费升级套餐,到底藏着多少坑呢?一起来看一下吧。“现在我们有一个特别回馈老客户的活动,可以给您免费升级套餐,您看一下要不要帮您办一下呢……”这样的电话,相信很多人都曾接到过,不管是不是“老客户”。
    并且,业务员往往都会强调,时间非常紧迫,再不办就没了。于是在对方的一顿推销之后,稀里糊涂

    2023年7月11日
  • 报告预测2015年移动应用收入将达380亿美元

    北京时间3月1日早间消息,市场调查机构Forrester Research周一发布报告称,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到2015年全球移动应用收入将达到380亿美元。
    当苹果2007年推出iPhone时,只有少数几个应用可在这款设备上使用——没有“愤怒的小鸟”(Angry Birds),也没有Doodle Jump和Netflix。现在情况的与四年前完全不同。苹果IOS平台上可供下载的应用超过35万个,在

    2023年7月3日
  • 聪明人为什么不玩抖音(我们为什么要远离刷抖音的人)

    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新鲜的事物,一点一点地占据了我们的时间。 各种短视频APP兴起,并迅速占领市场,积累大量的用户。上到七八十的白发老人,下到牙牙学语的宝宝,用户群体不可谓不广泛…

    抖音快手 2022年3月18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