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出海的“八十一难”

中国电商在经历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后,国内市场已经变成竞争激烈的红海,几乎很难有新的增长机会了。因此,出海成为了很多电商公司的选择。中国电商出海,需要考虑的是什么?要面对什么挑战?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最近发生了两件有些巧合的事:
一个消息是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平台Temu正式进入英国市场,过去几个月内已经先后扩展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市场。
另一个是美中经济与安全审议委员会发布

中国电商在经历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后,国内市场已经变成竞争激烈的红海,几乎很难有新的增长机会了。因此,出海成为了很多电商公司的选择。中国电商出海,需要考虑的是什么?要面对什么挑战?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电商出海的“八十一难”

最近发生了两件有些巧合的事:

一个消息是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平台Temu正式进入英国市场,过去几个月内已经先后扩展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市场。

另一个是美中经济与安全审议委员会发布的分析师报告,认为Shein、Temu等来自中国的电商存在数据安全、采购违规等问题。

在寻常的语境里,似乎很难将两件事产生关联,可经历了TikTok在美国被打压的事实,难免会让人对此有所怀疑:TikTok的遭遇尚未尘埃落定,一只看得见的“黑手”正在伸向Shein、Temu代表的中国电商平台。

01 高光与刁难一体两面

中国电商的“出海”并非始于2023年,其实在2018年前后,就有大批电商平台开始探索海外市场,也曾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不小的讨论,为何会在近期被刻意打压?问题的答案其实并不算复杂。

根据Sensor Tower的统计数据,美国应用商店在2023年3月前三周下载量排名前五的热门APP中,来自中国的APP占据了其中四个席位,分别是拼多多电商全球化业务Temu、字节跳动旗下的视频编辑应用CapCut和短视频应用TikTok,以及快时尚品牌Shein。有媒体因此报道称:“中国APP正在霸榜美国”。

阴谋论一些的话,TikTok的命运转折离不开脸书的推波助澜,Temu和Shein的遭遇,自然是触碰了某电商巨头的利益。

早在2021年6月的时候,Shein在美国快时尚领域的市场份额从2020年初的7%,跃升到了30%左右,同期取代亚马逊成为美国市场下载量最多的购物应用,目前已经是《2023全球独角兽榜》中排名第四的企业。

2022年9月才“出海”的Temu,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黑马,在极致性价比的产品战略下,不到4个月时间在美国市场的安装量就达到了1080万次,并在当年11月登上App Store和Google Play当月免费下载榜首。一个看起来有些陌生的电商应用,迅速超过了亚马逊、沃尔玛等本土电商。

除了在美国市场的布局,背靠拼多多的Temu陆续进入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市场,不仅在4月21日宣布正式在英国上线,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新西兰、西班牙等欧洲市场版块也已经在加速扩张中。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Temu在美国市场已经“覇榜”170多天、在加拿大市场“覇榜”120多天、在澳大利亚“覇榜”20多天、在新西兰“覇榜”40多天……Temu在海外市场的扩张速度,丝毫不亚于当年的TikTok。

虽然还无法为“美国是否为了保护本土电商而打压Temu等平台”下定论,却不难从商务部发言人束珏婷的表态中窥知一二:

美方近日发布的所谓分析师报告,在未经调查核实的情况下,多次使用“或许”“可能”“似乎”等不确定表达,并通过引述不具权威性和法律效力的美国企业单方面声明,对中国电商平台进行指责。美方做法既不专业,也不负责任,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

高光与刁难常常是一体两面的,“打不过就打压”或许也是一种常规的应激反应。稍微有些讽刺的是,“数据安全”似乎成了某种惯用说辞,TikTok、Temu、Shein皆不例外。问题在于,用行动投票的海外消费者们认同这些说法吗?

02 商业能否回归到商业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厘清一个前提,即Temu、Shein代表的中国电商平台,为何可以在海外市场迅猛扩张?自从2022年9月份开始,坊间就出现了类似的讨论,并且形成了两个比较主流的说法。

一是出海的时机。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局面下,美国消费者深陷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的担忧中。Temu和Shein的时机不可谓不准确:一面是极致性价比的商品,一面是不太充裕的钱包,即便是美国消费者也难逃“真香”定律。

哪怕是和平价著称的快时尚巨头 Zara相比,Temu和Shein的衣服、鞋子、配饰等的平均售价只有十几美元,价格不到Zara的一半,甚至只有三分之一。原因在于,Temu和Shein都可以看作是C2M模式的演变,海外用户下单后,将订单反馈给位于中国的供应链,后者负责生产、物流、最终交付等。正是凭借物美价廉的风格,Temu和Shein均以极快的速度找到了亚马逊覆盖不到的用户。

二是营销的策略。提到电商平台时,也许海外用户会首先想到亚马逊、eBay、Ssense等平台,但知名度并未彻底转变为忠诚度,未能形成黏在某个平台的消费习惯,同时中国电商平台更擅长向社交媒体借力。

Temu在海外市场延续了拼多多在国内的裂变推广方式,比如鼓励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平台会发放优惠券和其他奖励。曾经打动中国消费者的模式,也适用于海外;Shein则采用了智能化推荐的营销策略,比如根据消费者偏好推荐商品,让消费者更容易发现和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再加上商品款式多样化、更新速度快、价格相对亲民等特质,一度让Shein在海外市场的欢迎度超过了传统快时尚品牌。

某种程度上说,诸如此类的解释不无道理,但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习惯性忽略了Temu们出海的底层逻辑。

中国电商是全球最繁荣也最卷的市场,想要高度内卷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绝不是天时或营销所能实现的,背后是长期积累的运营、口碑、渠道和供应链优势,这才是长期增长的关键所在。

如果说Shein在海外市场的攻城略地,还可以被形容为“运气好”,找到了差异化的蓝海赛道,Temu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已经无法归结为“运气”,拼多多在中国市场沉淀下来的运营能力、渠道能力、供应链能力,更像是在海外高速增长的基石,不单单是在海外硬碰硬的争夺市场,而是先进经验和能力的对外输出。

那么,商业能否回归商业?假如答案是肯定的,中国电商平台的全球化注定才刚刚起步,声势可能不亚于16世纪的“大航海”。

03 再难的路也要走下去

在残酷到近乎暗黑的现实面前,所有的假设都站不住脚。早先中国企业出海时的门槛,多半囿于文化差异,现在不得不应对越来越复杂的挑战。TikTok是如此,Temu代表的电商平台也是如此。

由此引发的另一个话题是:中国电商平台为何要出海,是否只是企业的单一行为?坊间同样不缺少讨论,且同样有两种论调。

第一种是寻找增量空间。在人口红利消失的背景下,所有平台都要寻找新的增长路径,海外市场无疑是摆在桌面上的选项之一。不只是前面提到的拼多多和Shein,其他电商平台也有着相似的出海计划。

比如阿里2023财年第三季度的报告中,淘宝天猫线上实物GMV同比下降,国际零售收入却同比增长26%;京东在2023年初调整了海外布局,关停业绩不及预期的泰国和印尼站的同时,但表态将聚焦供应链基础设施;唯品会也已经在东南亚推出相关服务,并先后投资了海外项目Qpendo和Rexing……国内的价格、时效、服务均已卷到极致,瞄准海外市场可以说是明智之举。

第二种的焦点是中国制造。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离不开大大小小的外贸商家,而亚马逊、Shopify正是他们扎堆的平台。中国商家们组成了蚂蚁雄兵,却敌不过亚马逊们一次次规模空前的“封店潮”。

Temu等平台在海外市场的高速增长,离不开中国制造的力量,同时也为中国制造的出海提供了新的可能,从过去对单一平台的重度依赖,逐渐走向多平台入驻的“多元化”。毕竟在Temu、极兔等出海者构建的体系中,中国制造不再是输出商品,而是一整套生态。也就是说,Temu、Shein等中国电商平台的价值,不只关系着企业自身的利益,还间接影响着中国制造在海外市场的话语权。

正如一位品牌出海人士的说法:“在服务品牌出海时,若仓储、物流配送、服务商,以及营销公司等合作对象有国内背景,最简单的一点,沟通效率都要高很多。因此我们在对接一些客户资源时,会优先将一些来自国内的团队接洽给客户。”

把视角再拉大一些的话,世界经济的繁荣史本质上就是一部商业贸易的变迁史,谁掌握了商路,谁就掌握着世界经济的话语权。沿循这样的逻辑,中国电商平台的出海俨然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奶酪,莫须有的“数据安全”指控可能只是开始,不排除接下来还有更大的风浪需要去面对。

可再难的路也要走下去,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败,中国制造的前途和命运也将被改写。却也有理由相信,“有需求就应该被满足”是当下商业的第一性原理,优质的商品和极致的性价比,永远是满足消费需求的最好方式,也是Temu等电商平台在海外市场不会被“打倒”的底气所在。

04 写在最后

借用天际线创投管理合伙人梁杰的比喻:“中国拥有全世界最高水平的工程师红利和产业链红利,这两点就像硬件和软件。而电商是中国供应链(硬件)和数字化(软件)应用融合,发生指数级化学反应的完美代表。”

这样的观点,解释了Shein和Temu在海外市场爆炸式增长的内因,也诠释了“政治干预商业”的愚蠢。

因为在Twitter和Facebook的搜索框中输入Temu,每天有数以千计的用户评论,而且以正面内容为主。一些出于政治目的的小动作,或许会是中国电商出海的小挫折,终归无法阻挡中国制造和中国电商迸发出的蓬勃势能。

中国电商的出海就像是西游的取经路,会经历“八十一难”,但结果并不难预见。

作者:张贺飞;编辑:沈菲菲

来源公众号:Alter聊科技(ID:spnews),主理人:Alter。

本文由@Alter 授权发布于月牙知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月牙知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k0kaujt7@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

  • Facebook测试实时针对性广告服务更精准

    北京时间3月24日午间消息,据国外科技网站ClickZ报道,社交网站Facebook日前证实他们正在测试基于用户状态更新的实时针对性广告功能。
    Facebook发言人安妮(Annie Ta)表示:“由于用户清晰的表达了他们的兴趣所在,所以在Facebook上投放广告将更加有效。我们现在正在测试的功能可以将相关广告更加快速呈现在页面中。这项测试目前正面向不到1%的Facebook用户进行,只涉及用户

    2023年7月7日
  • 抖音播放量怎么提升(抖音免费领10000播放量)

    新手拍抖音怎么提高浏览量抖音,如何涨粉? 抖音如何增加播放量? 做好自己的垂直度,要有一个定位,每天早上7点,中午12到1点,晚上6点以后,正能量,吸引眼球,有看点,可以展开评论,…

    2022年1月26日
  • 小红书决定开咖啡馆,可能是一个转折点

    最近,咖啡品牌M Stand获得了小红书的投资,而在这一消息背后,我们可以窥见小红书的投资逻辑;当然,互联网企业选择加码咖啡品牌的现象背后,也隐藏着对本地生活这块蛋糕的关注。具体如何解读,不如来看看作者的分析。小红书,似乎已经形成自己的投资逻辑。
    前几年,业内热衷谈论的一个话题,就是阿里投资和腾讯投资逻辑的不同,例如前者需要流量,后者给予流量。
    而今天,互联网新秀们的投资策略逐渐变得更为人瞩目。

    2023年9月1日
  • Siri真的会是下一代搜索引擎的模型吗?

    昨日,Google的董事会主席和前CEO Eric Schmidt 称Siri个人助手是搜索领域的一个重大飞跃,而且将会威胁到Google的核心业务。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先抛开说话者的身份,我们一起从用户的角度来思考一下,他这番话是否说得通。
    在网页设计上有一个基本原则叫”don’t make users think”,也就是说好的设计是不需要用户花时间思考和学习的,我觉得这个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有

    2023年7月25日
  • 美国政府拟通过社交媒体预测未来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联邦执法部门和情报机构在网上发布的信息征集启事显示,美国政府正在寻找一款能够分析社交媒体海量数据,并预测未来恐怖主义袭击和国外暴乱等重大事件的软件。
    寻求分析社交媒体数据的软件
    目前,已有数百名情报分析师在分析Twitter和Facebook上的海量帖子,跟踪诸如“阿拉伯之春”的革命活动。
    但是,在最近面向潜在合同商发布的一份正式“信息征集启事”中,FBI透露它希望借助数据工具

    2023年8月1日
  • 周鸿祎:从视频切入垂直搜索期望做到中国最大

    2月23日上午消息,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今日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360已经选定视频搜索做为进军垂直搜索领域的首个切入点,期望将360影视搜索做成中国最好、最大的视频搜索引擎。
    “在过去的历史上,360有一个经验就是不可能一下子把各个方面做好,而是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例如,做安全就是先选择了安全卫士做为切入点。”周鸿祎透露,做为进军垂直搜索领域的第一步,360将全面切入视频搜索领域。
    周鸿祎

    2023年8月2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