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为什么可以建地铁 马鞍山欲圆地铁梦,需要再耐心地等几年
近期建设的1号线一期、2号线一期工程,覆盖了马鞍山中心城区的南北向与东西向主要客流走廊,共同构成了马鞍山中心城区内的公共交通骨干客运线路,1号线一期与2号线一期在雨山路站进行无缝换乘,极大地提高了中心城区内公共交通的出行便捷性。此外,“十字形”轨道交通骨架网中的2号线一期与宁安城际铁路马鞍山东站相衔接,可通过宁安城际与沪宁城际快速到达南京与长三角其他城市。1号线在慈湖地区,还可与南京地铁实现无缝对接。届时,市民只需通过换乘,就可“坐着地铁到南京”。因此,修建轨道交通将有利于马鞍山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的高效快速衔接,加快融入长三角。
马鞍山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共规划了6条轨道交通线路。而根据马鞍山的城市布局、市民实际出行需求以及城市建设能力,近期重点将规划建设1、2号线一期工程,总里程40.55公里,总投资约219.50亿元。
其中,1号线一期工程(北环路站—提署路站)为南北走向,线路长度24.86km,设车站20座,预计建设工期5年。沿区域发展轴及城市发展轴布置,是马鞍山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骨架线,向北连接了南京的轨道交通8号线,实现了与南京的大容量公共交通互通互延,衔接了慈湖物流园区、新老城接合部、解放路老商业中心、老体育中心、两山一湖主要风景区、安工大老校区、城市CBD中心—大华广场、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银塘片区、当涂县城、姑孰副城等重要的功能中心,覆盖城市南北向主要客流走廊,主要沿湖东路商业街敷设,促进城市全面发展,引导中心城区南北向拓展。
2号线一期工程(滨江新区站—向霍路站)为东西走向,线路长度15.69km,设车站11座,预计建设工期4年。沿城市东西向主要发展轴布置,衔接了濮塘休闲度假区、秀山新区中心、城际马鞍山东站、城市CBD、滨江新区中心、江心洲绿核、郑蒲港新区等重要的功能中心,覆盖城市东西向主要客流走廊,是一条跨江线路,有助于促进一江两岸和谐发展,促进马鞍山市全面发展,串联马鞍山市中心城区与两个新区,可以加快新区建设,提升新区的开发密度与强度,串联马鞍山市主要的对外交通枢纽,方面市民交通出行,引导中心城区东西向拓展。
目前,各种规划设计方案已基本备齐,并已上报省发改委审批;届时,省发改委将委托相关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预审查,然后,设计单位再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待省发改委审查通过后,上报国家发改委,并最终上报国务院批准。若能通过审批,正式开工建设,至少要在二三年以后。而每条线的建设周期大约需要四五年时间,不仅地铁轨道工程建设,相关配套建设也要到位,如配电房、地铁站场、车辆保养场、人员安全疏散场地建设等,所以,乐观估计,最快也要在6年以后才能基本建成。因而,马鞍山欲圆地铁梦,需要再耐心地等几年。
南京距马鞍山最近地铁是叫什么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