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创业者:三条解决成长期团队规模化阵痛的秘诀

作者 Farhan Thawar 8211; 被誉为“多伦多最强 25 人”之一,加拿大 IT 界知名人士。在进入极限实验室之前,Farhan 先后在 I Love Rewards 担任首席软件构架师、微软加拿大分公司搜索和 MSN 平台技术领导。
当公司的规模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一些最简单的事情因此变成了最困难的部分。无论是你在雇佣新员工,亦或是组织团队工作进度,甚至仅仅是试图让大家保持沟

给创业者:三条解决成长期团队规模化阵痛的秘诀

作者 Farhan Thawar 8211; 被誉为“多伦多最强 25 人”之一,加拿大 IT 界知名人士。在进入极限实验室之前,Farhan 先后在 I Love Rewards 担任首席软件构架师、微软加拿大分公司搜索和 MSN 平台技术领导。

当公司的规模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一些最简单的事情因此变成了最困难的部分。无论是你在雇佣新员工,亦或是组织团队工作进度,甚至仅仅是试图让大家保持沟通都变的十分困难。更大的团队,往往意味着更多的头痛。

在过去的 5 年里,极限实验室已经从一个只有 8 名员工的办公室,成长为一个拥有 250 位雇员的团队。

很多公司在这一点上都被难倒了,而我们将预计在 2013 年再多吸纳 100 名成员以满足业务需求。你问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

这里有三个秘诀能够让你的公司在不断增长的过程中保持高效和稳定:

快速雇佣,更快解雇

面试是一种很可怕的事情,面试者不是呈现出虚假的阳性要么就是虚假的阴性。例如面试者可能拥有最适合某个岗位的技能然而却并没有在两个多小时的面试中呈现出来。当软件公司提出一个有关于编程的问题,大多数人因为在白板上给出错误答案而落选的时候,他们忘记了没有人会在白板上写代码。

在这种情况下的落选完全是因为面试使用了一种对大多数人来说非日常的工作方式去考核面试者。

与此相反的是那些通过了面试的人可能完全不适合他所承担的岗位或公司文化。

如果是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不要完全否定面试这一概念,你只需要认识到面试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筛选过程。在面试过程中,你要提出那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尝试摸清楚面试者的思考方式,而不是因为他答错了一个问题而取消他的资格。

让面试者组织好自己的工作环境是一个可以快速判断面试者是否能够适应工作的指标。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么做完全基于真实的工作数据而不是面试中的模拟环境。比起绞尽脑汁去假想一个问题用来测试面试者是否适应于某项工作,不如真的让他去做。

很多公司都奉行一种“缓招聘,急解聘”的政策,这意味着他们会有一套复杂而严格的面试过程,但结果却往往是把浴盆里的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用几个月的实习或试用期代替面试,能够更有效的检验员工是否满足你所要求的工作。正如地图不是领土,一位伟大的面试者绝不等于一位伟大的员工。

单任务=高效能

在过去的几年里,多任务同时进行——让一个人同一时间做几份工作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事情。现在,我们开始摒弃这种做法。

在多任务的处理过程中,花费在不同任务之间切换上的时间被称为上下文时间。每个人每多做一件事情就要花费更多的上下文时间,当所有人都处在多任务的过程中,合计上下文时间所浪费的成本是十分昂贵的。

人们通常认为,最终的目标是要尽可能高效的完成多任务处理。他们十分乐于一边参与会议一边处理电子邮件。然而,多任务往往会把两件事情都搞砸,难道我们真的该鼓励员工这么做么?

不,应该让每个人尽可能在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

实施过程:允许那些在工作上有接续关系喜欢结对工作的工程师在一起工作,这样有助于他们彼此进行单任务工作。比起电子邮件、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沟通方式,一个开放的让彼此都能互相看到的工作环境布局更能使大家专注于工作本身。

不要让日程表决定什么时候需要沟通

在大团队里,安排上一次一对一面谈似乎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人们总是很忙或是还没准备好。一次一对一的面谈往往需要双方都处在正确的时间点和工作序列上,并且双方针对某一主题有需要碰面的需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总是没有,原因很简单:一个问题不可能连带着解决它的时间和人一起出现在双方的日程表上。

当问题出现的时候,立刻把人聚集在一起然后解决它。主持一个只有 15 分钟的临时会议让你的员工立刻知道你发现了什么新鲜的问题是个不错的选择。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协调成本也会不断增加。一个潜在的非计划会议的替代品是计划一个周期性会议然后在双方都不需要的时候取消它。

不论如何,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管理风格,重要的是,每个团队的管理人员都必须保证自己团队中成员沟通的灵活性。

结论:选对合适的人,单任务和临时会议,这只是极限实验室在面对扩张所带来的压力中的一小部分。如果你正在管理一个快速成长的公司,希望这些秘诀能够给你带来方便。

来源:VentureBeat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k0kaujt7@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

  • 从网约车到“跑腿”,货拉拉再寻“增长点”

    近日,货拉拉推出同城跑腿业务,试图在其同城业务中开发出新的可能。但新赛道的机遇伴随着风险,随着同城货运市场增长态势放缓,而从“拉货”到“拉人”,一度面临窘境的货拉拉可以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到蛋糕吗?来看看本文的分析,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时值三月,货拉拉再度寻找新的“增长点”。
    据界面新闻此前报道,货拉拉将于近日正式入局同城跑腿业务,并将在3月正式开放骑手线上注册,届时将根据人气和线上骑手注册情况选

    2023年11月13日
  • 身为ChatGPT概念股,知乎却想做下一个晋江?

    知乎为什么被称作ChatGPT概念股?从高级知识社区到网文遍地的盐选专栏,知乎的业务战略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知乎从打压限流到向流量妥协、网文遍地走等一系列发展历程,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原因吧。推荐对内容产品运营、知乎运营等感兴趣的童鞋阅读。凭借庞大的创作者队伍、优质的社区内容,知乎被认为是大语言模型绕不开的「中文语料库」。作为「精品内容」社区,知乎储备了大量可供 AI 模型训练的内容。2

    2023年12月3日
  • 微软推出新工具可将iPhone应用程序转至WP7

    北京时间4月30日早间消息,微软今天通过Windows Phone开发者官方博客宣布,公司已经发布了一套新的工具,该工具将能够帮助开发者将iPhone应用程序转换至Windows Phone 7平台上来。
    开发者可以登录网站以进一步了解该API绘制工具;同时微软还提供了一份超过90页的白皮书——《致iPhone应用程序开发者的Windows Phone 7平台指南(Windows Phone 7

    2023年7月12日
  • 长视频终局:一场考验资金储备的消耗战

    前段时间有关长视频平台会员权益收缩的事情,引发了用户们的激烈讨论,不少人也看到了隐藏在这个问题背后的长视频盈利问题。那么长视频平台近几年在盈利增收上走过了怎样的路程?未来在进入理性发展之后,长视频之争又需要抓住哪些重点?赢者通吃,似乎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常识,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高涨,在墨西哥湾油田拍卖中高价拍得油田的企业,要么亏损,要么收入低于预期,但仍然有无数企业在高价

    2023年10月15日
  • 2023,电商“整顿”快递业

    随着电商和本地服务不断发展,快递行业的服务也因此被推动着不断进化,围绕“最后一公里”的竞争从未停止。本文围绕快递与电商紧扣的服务部分,以菜鸟驿站、极兔快递等为例,分析了快递行业在电商方面的“内卷”。2023年,快递行业有什么新变化?电商对快递行业的竞争又有着怎样的影响?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只给末端提需求,不给末端多分钱,服务质量是没法保证的。”晚上9点过,方林才结束一天的配送

    2023年8月3日
  • 手机用户怒吼:App们,别再乱推送了!

    坐在地铁上,身边“嗡嗡”声不断,你就知道又有人收到信息推送(Push) 了。应用开发者正在滥用这种服务,已经影响了用户的正常生活。
    让我们大吼一声:App们,别再推送了!
    没完没了地推送,并不是增加App使用量的有效手段,但开发者仍不由自主地使用推送这种营销渠道。毕竟它是免费的。更重要的是,如果不是真的很常用某款应用,过了刚刚下载的新鲜劲儿,从静静躺在手机里的那一刻起,它们似乎也没什么别的方式体现

    2023年8月21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