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苏轼的五言律诗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苏轼的五言律诗
初发嘉州
朝发鼓阗阗,西风猎画旃。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
锦水细不见,蛮江清可怜。奔腾过佛脚,旷荡造平川。
野市有禅客,钓台寻暮烟。相期定先到,久立水潺潺。
过宜宾见夷中乱山
江寒晴不知,远见山上日。朦胧含高峰,晃荡射峭壁。
横云忽飘散,翠树纷历历。行人挹孤光,飞鸟投远碧。
蛮荒谁复爱,穠秀安可适。岂无避世士,高隐錬精魄。
谁能从之游,路有犲虎迹。
夜泊牛口
日落红雾生,繋舟宿牛口。居民偶相聚,三四依古柳。
负薪出深谷,见客喜且售。煮蔬为夜餐,安识肉与酒。
朔风吹茅屋,破壁见星斗。儿女自咿嚘,亦足乐且久。
人生本无事,苦为世味诱。富贵耀吾前,贫贱独难守。
谁知深山子,甘与麋鹿友。置身落蛮荒,生意不自陋。
今予独何者,汲汲强奔走
苏轼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1-3]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二.关于苏轼的诗(短些的)五言绝句
《苏轼五言绝句》
一、过安乐山二首
真人已不死,外慕堕空虚。
犹余好名意,满树写天书。
1、北亭
谁人筑短墙,横绝拥吾堂。不作新亭槛,幽花为谁香。
2、横池
明月入我池,皎皎铺紵缟。何日变成缁,《太玄》吾懒草。
3、短墙
谁能铺白簟,永日卧朱桥。树影栏边转,波光版底摇。
4、轩窗
东邻多白杨,夜作雨声急。窗下独无眠,秋虫见灯入。
5、曲槛
流水照朱栏,浮萍乱明鉴。谁见槛上人,无言观物泛。
三.苏轼写的五言绝句诗有哪些
东栏梨花 宋代·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白话译文:
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条透露出浓郁的春色,飘飘洒洒的柳絮夹带着如雪的梨花,布满了全城。
我心绪惆怅,恰如东栏那一株白如雪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将这纷杂的世俗人生,看得多么透彻与清明。
扩展资料
文学赏析
《东栏梨花》是一首感伤的诗,诗人因为梨花盛开而感叹时光的流逝。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哀愁,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寄予了作者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
首句以“淡白”状梨花,以深青状柳叶,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再加上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真是“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同时柳絮写出梨花盛开的季节,春意之浓,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来。
苏轼的诗,一向以豪放著称,像这样悲凉的很是少见。《东栏梨花》的最后两句化用了唐代诗人杜牧的《初冬夜饮》“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杜牧的诗说的是物是人非的感慨,而苏东坡的诗感慨的是人生的短促。
四.苏东坡的诗(五言联句)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惠崇春江晓景》其一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浣溪沙》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五.苏轼的五言唐诗
一、《短桥》宋代:苏轼原文:谁能铺白簟,永日卧朱桥。
树影栏边转,波光版底摇。译文:有谁能够铺上竹席,每天都在朱桥上睡。
树影在栏边转动,波光在水底摇曳。二、《轩窗》宋代:苏轼原文:东邻多白杨,夜作雨声急。
窗下独无眠,秋虫见灯入。译文:东边邻村有许多白杨树,夜晚的时候雨声急。
在窗下睡不着,只见秋虫见灯入。三、《屈原塔》宋代:苏轼原文: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译文:楚地的人都为屈原感到悲哀,这种情感千百年来一直没有停止。
他的精神魂魄飘到了什么地方?只留父老在哽咽哭泣。四、《曲槛》宋代:苏轼原文:流水照朱栏,浮萍乱明监。
谁见槛上人,无言观物泛。译文:流水照着红色的栏杆,浮萍在水面散乱。
有谁见到槛上的人,没有说话在观赏景物。五、《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符,云》宋代:苏轼原文:真人已不死,外慕堕空虚。
犹余好名意,满树写天书。译文:得道之人不会死去,早已堕入空虚境界。
这是好的名意,在满树写着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