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急求四首关于夏天的古诗较长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急求四首关于夏天的古诗 较长
《晚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喜晴》 范成大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夏夜叹》 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夏夜追凉》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观刈麦》白居易(时为盩厔县尉)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暑旱苦热》 王 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 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纳凉》 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游赤石进帆海》 谢灵运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 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
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 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
请附任公言,终然谢天伐。 《大热》 戴复古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夏日联句》 李昂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柳公权) 《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有约》 南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乡村四月》 (南宋)翁卷(juǎn)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绝句漫兴》(其七) 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其一 ·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其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 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 风船解与月徘徊。
二.急求四首关于夏天的古诗 较长
《晚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喜晴》 范成大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夏夜叹》 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夏夜追凉》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观刈麦》白居易(时为盩厔县尉)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暑旱苦热》 王 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 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纳凉》 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游赤石进帆海》 谢灵运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 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
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 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
请附任公言,终然谢天伐。 《大热》 戴复古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夏日联句》 李昂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柳公权) 《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有约》 南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乡村四月》 (南宋)翁卷(juǎn)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绝句漫兴》(其七) 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其一 ·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其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 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 风船解与月徘徊。
三.有哪些描写夏天的诗
描写夏天的成语烈日炎炎——形容夏天阳光强烈。
也可称“赤日炎炎”。例:“烈日炎炎似火烧”。
夏日炎炎——夏天阳光强烈,十分炎热。 骄阳如火——像火一样的阳光。
形容天气非常热。亦作 骄阳似火 皎阳似火——皎:白而亮。
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赫赫炎炎——形容炎热炽盛的样子。 炎炎夏日——非常炎热的夏天。
如:炎炎夏日海滩上到处都是戏水的人潮。 炎阳炙人——炙:烤。
指炎热的太阳照射在身上,好像烤火一般热。形容非常酷热。
烈日当空——炎热的太阳高挂天空。形容天气酷热。
近义 火伞高张 狂风烈日——强风猛烈而酷热的天气。如:古代骆驼商队行经戈壁,常需忍受狂风烈日的恶劣天候。
火伞高张——比喻烈日当空。如:夏日炎炎,火伞高张。
近义 烈日当空 吴牛喘月——《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使(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
意思是,吴地炎热的时候较长,水牛怕热,见月亮以为是太阳,就害怕得不断喘气。后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也用以形容天气酷热。唐·李白《丁都护歌》: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诗中夏 一.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二.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 三.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四.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五.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六.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 七.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八.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 九.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十.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描写夏天的成语烈日炎炎——形容夏天阳光强烈。也可称“赤日炎炎”。
例:“烈日炎炎似火烧”。 夏日炎炎——夏天阳光强烈,十分炎热。
骄阳如火——像火一样的阳光。形容天气非常热。
亦作 骄阳似火 皎阳似火——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
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赫赫炎炎——形容炎热炽盛的样子。
炎炎夏日——非常炎热的夏天。如:炎炎夏日海滩上到处都是戏水的人潮。
炎阳炙人——炙:烤。指炎热的太阳照射在身上,好像烤火一般热。
形容非常酷热。 烈日当空——炎热的太阳高挂天空。
形容天气酷热。近义 火伞高张 狂风烈日——强风猛烈而酷热的天气。
如:古代骆驼商队行经戈壁,常需忍受狂风烈日的恶劣天候。 火伞高张——比喻烈日当空。
如:夏日炎炎,火伞高张。近义 烈日当空 吴牛喘月——《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使(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意思是,吴地炎热的时候较长,水牛怕热,见月亮以为是太阳,就害怕得不断喘气。
后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用以形容天气酷热。
唐·李白《丁都护歌》: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诗中夏 一.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二.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三.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四.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五.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大热》) 六.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七.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八.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九.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 十.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四.描写夏天的诗句,要准确点
描写春天的古诗和描写春天的名句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描写夏天的古诗和描写夏天的名句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五.关于夏天的古诗三首,含赏析
1,《初夏》宋代:朱淑真原文: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白话文释义:竹子在微风中将清雅的影子笼罩在幽静的窗户上,成双成对的鸟儿正在夕阳下尽情地喧噪鸣叫。
在这海棠花凋谢、柳絮飞尽的初夏,只觉炎热的天气世人感到乏困,白昼也开始变得漫长。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末夏初的景象,同时也借景抒发了人郁郁寡欢的心情。
前两句有静有动,表态中的“清影”和“幽窗”动态中的“竹摇”和“鸟噪”,后两句将前句中的烦躁情绪进一步深化,全诗寄情绪于景物,淡淡几笔,却极具感染力。2,《山亭夏日》唐代:高骈原文: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白话文释义: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水精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赏析:此诗写山亭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描绘了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
诗人捕捉了微风之后的帘动、花香这些不易觉察的细节,传神地描绘了夏日山亭的悠闲与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夏日乡村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3,《夏夜追凉》宋代:杨万里原文: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白话文释义:夏天的中午,天气炎热,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
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
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赏析:全诗仅四句二十八字,该诗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4,《幽居初夏》宋代:陆游原文: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白话文释义: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树阴下小径幽幽。
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飞舞,湖畔草长鸣蛙处处。新茬的竹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开始绽放。
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赏析:《幽居初夏》为南宋诗人陆游晚年后居山阴时所作。该诗前六句写景,后二句结情,全诗紧紧围绕“幽居初夏”四字展开,四字中又着重写一个“幽”字。
景是幽景,情亦幽情,但幽情中自有暗恨。这首诗是诗人一生忧国忧民,热爱生活,积极用世,坚韧执着的个性的表达。
5,《客中初夏》宋代:司马光原文: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白话文释义:初夏四月,天气清明和暖,下过一场雨天刚放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葵花朝向着太阳开放。
赏析:诗人通过对于初夏时节的景色,尤其是对于柳絮和葵花的之间的对比,暗含了对于诗人自己政治抱负的描写即决不在政治上投机取巧,随便附和,而要像葵花一样对于皇帝忠心不二。诗人把王安石等人比作“柳絮”,用“葵花”自比,表达诗人自己对君王的一片忠心。
六.描写夏天热的诗句有哪些
一、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唐·高骈《山亭夏日》
释义:绿叶茂盛,树荫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
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唐·王昌龄《采莲曲》
释义:一群采莲的少女,她们的裙子绿得像荷叶一样,红润的脸颊与盛开的荷花相映增美。
三、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唐·杜甫《绝句漫兴》
释义:漫天飞舞的杨花撒落在小径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毡;而溪水中片片青绿的荷叶点染其间,又好象层叠在水面上的圆圆青钱。
四、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唐·白居易《观刈麦》
释义:为了工作用尽全力而不怕热,只是怕浪费了夏天白日较长这么好的机会.应该是指人为了自己心中向往的事业,珍惜分分秒秒,不顾忌各种艰难险阻.
五、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南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释义: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六、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万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热。——宋·戴复古 《大热五首》
释义:灼热的天气仿佛是熊熊燃烧的炭火窑。
七、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唐·王毂《苦热行》
释义:太阳大中午在头顶暴晒,整个国家像在火炉里一样。
八、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南宋·陆游《苦热》
释义:说屋上的房瓦,一鳞一鳞的好像成了条条火龙,人们白天即使坐着不动,也是汗珠涔涔。
九、湿础人沾汗际,蒸林蝉烈号时。——北宋·晁补之《仲夏即事》
释义:闷热得没一丝风,屋柱下的石墩都湿透了,树林里的蝉被热气蒸熏得疯了似的号叫着。
十、六龙鹜不息,三伏起炎阳。寝兴烦几案,俯仰倦帏床。滂沱汗似铄,微靡风如汤。—— 南朝梁·萧纲《苦热行》
释义:日神被六龙拉着在天上狂跑,床席火燎似的灼热,盼望风快点吹来,可是风即使来了也犹如烧开的滚汤。
七.关于夏天的诗、句子、成语
描写夏天的古诗词和描写夏天的名句四月秀葽,五月鸣蜩秀:指草类植物结子。
葽:草名,又叫“远志”,味苦,可入药。蜩:蝉,又名知了。
此描写夏天的诗意:四月远志结子了,五月知了叫不停。《诗经·豳风·七月》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徂:开始。
此描写夏天的诗句意:四月入夏季,六月到暑天。《诗经·小雅·四月》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四月。
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晋·陶渊明《读山海经》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首夏:孟夏,农历四月。
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春余:春末。
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夏潭荫修竹,高岸坐长枫潭:水边。
隋·杨广《夏日临江》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孤花:一枝花。
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唐·白居易《宴散》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
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
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弇《孟夏》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高骈《山亭夏日》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麦气:麦收时的气息。花时:花开之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嘉树:树的美称。此描写夏天的诗句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困人天气日初长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清风破暑连三日元·王挥《过沙沟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红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描写夏天的词语夏 夏天 夏日 夏季 夏令暑日 暑天 炎天 朱明(书)夏景 天(方)三夏(书)九夏(书)初夏 孟夏 季夏 仲夏 残夏 炎夏 盛夏 苦夏 立夏夏眠 夏蛰 夏收 收夏 夏景暑气 暑热 热气 热浪 暑气熏蒸热 热和 热乎 热呼 滚热 灼热 炙热 炽热 火热 赤热 齁热(方)焦热 沸热 炎热 酷热 暑热 燥热 暴热 毒热 闷热 郁热 燠热 烦热 湿热 溽热 温热热腾腾 热喷喷 热乎乎 热呼呼 热烘烘 热辣辣 火辣辣 焦辣辣 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烈日杲杲 烈日中天 炎阳似火 骄阳似火 火日炙人 火轮高吐 火云如烧 海天云蒸 夏日可畏 夏阳酷暑 夏山如碧 夏树苍翠 夏水汤汤 沉李浮瓜 赫赫炎官张火伞赫赫炎炎 热气腾腾 铄石流金 烁石流金 流金铁石 燋金铁石 焦金流石 燋金流石 吴牛喘月汗 汗水 汗液 透汗 躁汗 虚汗 汗淋淋 汗漉漉 汗津津 汗渍渍 汗流浃背 浑身出汗 汗流浃背 汗流洽背 遍体生津 流汗浃背 挥汗如雨 挥汗成雨 汗如雨下 汗出如浆 汗流如注 满头大汗 大汗淋漓汗迹 汗痕 汗渍 汗斑 汗碱 旱 干旱 抗旱 久旱 苦旱 大旱 酷旱 亢旱 炎早 伏旱 旱季 干季 旱灾 天旱 旱威为虐 赤地千里 田地龟裂 寸草不生 颗粒无收干枯 枯干 枯槁 焦枯 枯焦 枯叶 槁木 禾苗干枯 禾苗枯槁 野田禾苗半枯焦干涸 涸竭 枯竭 枯涸 涸泽 河道干枯干裂 燥裂 焦裂干 燥 干燥 焦干 枯干 高燥 干巴巴 干巴毗咧 天气干燥 干亢 沙漠干亢 干爽 干巴 山高地燥 晨露未晞ARTSDOME 2005年7月版 初夏:夏季开头的时节。
伏天:夏季极热的时候。也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
例:“今年的伏天太旱了。”酷暑、酷夏、炎暑、:极热的夏天。
例:“酷暑严寒无所惧。”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
三伏:暑伏分初、中、末三个阶段。三伏指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例:“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夏:指夏季的。
八.关于夏天的古诗(四首)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秀:指草类植物结子。
葽:草名,又叫“远志”,味苦,可入药。蜩:蝉,又名知了。
此描写夏天的诗意:四月远志结子了,五月知了叫不停。《诗经·豳风·七月》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徂:开始。
此描写夏天的诗句意:四月入夏季,六月到暑天。《诗经·小雅·四月》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四月。
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晋·陶渊明《读山海经》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首夏:孟夏,农历四月。
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春余:春末。
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夏潭荫修竹,高岸坐长枫潭:水边。
隋·杨广《夏日临江》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孤花:一枝花。
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唐·白居易《宴散》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
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
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弇《孟夏》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高骈《山亭夏日》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麦气:麦收时的气息。花时:花开之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嘉树:树的美称。此描写夏天的诗句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困人天气日初长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清风破暑连三日元·王挥《过沙沟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红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九.写夏天的古诗10到15首带解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
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
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
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晚 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注]夹城:城门外的曲城。
幽草:生长在幽暗处不被人注意的小草。高阁迥:高阁,诗人居处的楼阁。
迥,远。微注:因是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和柔和,故说“微注”。
李商隐自开成三年 (838)人赘泾原节度使王茂元(被视为李党)以后,便陷人党争的狭谷,一直遭到牛党的忌恨与排挤。唐宣宗继立,牛党把持朝政,形势对他更加不利。
他只得离开长安,跟随郑亚到桂林当幕僚。郑亚对他比较信任,在幕中多少能感受到一些人情的温暖;同时离开长安这个党争的漩涡,得以暂免时时遭受牛党的白眼,精神上也是一种解放。
正因为这样,诗中才有幽草幸遇晚睛、越鸟喜归干巢之感。首联写初夏凭高览眺所见的晚晴,颔联写得浑融概括,深有托寓(托寓着诗人的身世之感)。
颈联转而对晚晴作工致的描画。末联写飞鸟归巢,体态轻捷,仍是登高览眺所见。
全诗写得自然浑成,不着痕迹。初夏睡起 (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这首诗写初夏景色,很富有情趣。
初夏日长,容易困倦,诗人卧起,却又感到情绪无聊,只有“闲看儿童捉柳花”,用以解闷释愁,这一句写得特别精彩,表现出诗人心情的恬淡宁静,又是那样富于情趣。“捉”字用得十分准确,不能用别的字代替。
有约 [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山亭夏日 [唐]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绿树映日浓阴,楼台倒影池塘,多么幽静清和。而当微风吹动水晶般的帘子叮叮作响的时候,架上的蔷薇也正在满院飘香,又是多么沁心迷人。
明丽的语言,细腻的描写,把这夏日山亭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四月天,雨后乍晴,清明而和暖;雨中,对着门的南山,蒙蒙中只见一轮廓,此刻,雨过天晴,历历分明.春尽夏来,已不见那因风起舞的柳絮,惟有那向日葵对着太阳开放着. 前两句写景:四月的天气清明暖和,雨过天晴,对着门的南山更是青绿分明。
后两句抒情:看看那些像柳絮般随风转舵的小人,唯有那向阳怒放的葵花才值得尊敬。这里须了解的是,作者司马光其时与王安石不合,此诗在退居洛阳时所作,他把王安石等人比作“柳絮”,用“葵花”自比,表达自己对君王的一片忠心。
黄鹤楼闻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集》此调题解云:“《梅花落》本笛中曲也。”
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
十.关于夏天的雨的诗句
一、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原诗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天空乌云密布,星星闪烁,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二、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出自清代项鸿祚的《清平乐·池上纳凉》
原诗
《清平乐·池上纳凉》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译文
水天一色一片清静凉爽气息,庭院中静悄悄的人们都在纳凉消夏。门帘高卷清风摇动着室内的蜡烛,竹影婆娑映照墙上就像一幅美丽的写竹图画。醉后躺卧桃笙竹制成的竹簟上,轻罗纨扇微微煽动凉气徐发。荷塘里骤雨一下子就过去了,明天一定会是秋风萧杀。
三、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江楼夕望招客》
原诗
《江楼夕望招客》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译文
晚上在江楼上向东望去,海天相连,一片茫茫;山川形势,又阔又长。城的四周亮起了万家灯火,一道银河映入水的中央。晴天时,风吹古树,瑟瑟作响,好像是在下雨一般;夏夜里,月光撒满了平地,就跟秋霜一样。能不能到江楼来消消暑气?比起您的茅屋,的确要更加清凉。
四、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出自唐代窦叔向的《夏夜宿表兄话旧》
原诗
《夏夜宿表兄话旧》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译文
深宵酒醒,小雨轻轻的下着,庭院里百合花的清香阵阵袭来。和兄弟说起在纷乱的年代写一份叮咛亲友珍重的书信也寄不到,家中的事情,件件桩桩都够凄凉的。离开的日子里那些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过去的亲朋好友大部分已经亡故。明天一早又要孤零零的乘船远离,想起河桥下青色的酒幔,心中不由得一阵忧愁,因为又要在那里与亲人分别饯行。
五、深夜无风新雨歇,凉月,露迎珠颗入圆荷。
出自五代阎选的《定风波·江水沉沉帆影过》
原诗
《定风波·江水沉沉帆影过》
江水沉沉帆影过,游鱼到晚透寒波。渡口双双飞白鸟,烟袅,芦花深处隐渔歌。
扁舟短棹归兰浦,人去,萧萧竹径透青莎。深夜无风新雨歇,凉月,露迎珠颗入圆荷。
译文
江水深沉,船帆的影子在江面上划过。水中的鱼从早到晚在寒冷的江波中游动,渡口那边飞起了成双成对的白鸟。云烟四处缭绕,渔人唱着渔歌在芦苇丛的深处隐去。用短桨划着小船回到长着兰草的水边,人就这样离去了。小路上的竹林被风吹得不断作响,路上长满了青色的莎草。到了深夜,风停了,雨也停了。月亮照在寒冷的天上,露珠一颗颗滚入荷叶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