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美学角度浪漫古诗欣赏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美学角度浪漫古诗欣赏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 栏干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 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 红巾翠袖, 英雄泪! 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 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8、九年了,却投闲置散, 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
偶有登临周览 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 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
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 子。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 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这首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 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开头两句,“楚天千里 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 景色。
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 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
遥远天际,天水交 溶气象阔大,笔力遒劲。“楚天”的“楚”地,泛指 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
“水随天去” 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 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 点。
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 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 观景色。
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 是写山。“遥岑”即远山。
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 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 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 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 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 “山如碧玉”之句(即簪),是此句用语所出。
人心 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 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
词 篇因此而生动。至于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词中没 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 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 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
以上种种, 是恨之深、愁之大者。借言远山之献供,一写内心的 担负,而总束在此片结句“登临意”三字内。
开头两 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 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 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一切都在 推进中深化、升华。
“落日楼头”六句意思说,夕阳 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 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他看着腰间空 自佩戴的宝刀,悲愤地拍打着亭子上的栏干,可是又 有谁能领会他这时的心情呢? 这里“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 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
落日,本是日日 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 颓。“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 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 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 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上收失地之意,对于像辛 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 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 真的成了游子了。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 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 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 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 愤。
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吴地所 造的钩形刀)。杜甫《后出塞》诗中就有“少年别有 赠,含笑看吴钩”的句子。
“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 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这就 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 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第二个动作“栏干拍遍”。
据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一个“与世相龃 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吁唏独 语,或以手拍栏于。曾经作诗说:“读书误我四十年, 几回醉把栏干拍”。
栏干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 苦闷之气,借拍打栏干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 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非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 面前。
另外,“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除了典型的 动作描写外,还由于采用了运密入疏的手法,把强烈 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 味 。“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 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
后几句一句句感情渐浓,达情更切,至最后“无 人会”得一尽情抒发,可说“尽致”了。读者读到此, 于作者心思心绪,亦可尽知,每位读者,也都会被这 种情感感染。
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言志。下片十一句, 分四层意思: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 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 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
二.关于美的诗歌和文章
简单就是美
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古典音乐的,虽然它是爱乐者们为之崇尚的最高殿堂,那些数十人的大乐团奏出的恢弘交响,有时直至压迫得人喘不过气来。但是好象没有人会拒绝吉他的弹奏,那声音清幽、空灵,真如天籁一般。
也不是每个人都欣赏浓墨重彩的绘画的,那些清描淡写的写意之作,却常令人情有独钟,它们看似随意点染,却留着好大一片引以遐思的天地。
好的电影大多讲述了一个很平常的故事,而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流动的画面与凝固的神态中,给眼睛充分的享受。
一本本厚厚的世界名著,其中冗长的人名都很难记住,而仅仅由“老人,孩子,鱼”这种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关系组成的薄薄几页纸,却蕴含着足以感动所有人心的力量。
我想说,简单就是美。
简单的东西,不会使人厌烦。就好象天边几片单调的云彩,徐徐清风拂面,带来的是心情舒畅,头脑冷静,能给自己一个澄澈的思维空间。而什么是美?我想也是事物给人无论是哪种感官上的体验都还不错,这就是美了。比如在凉爽的傍晚,身上没有穿着衣裳的感觉,夕阳柔和的余辉洒在眼中,呼吸带着草味儿的空气,要做的事情做好了,静坐着享受美好的一刻。
以构思巧妙或结构复杂或手法巧夺天工见长的东西,不过是更多体现了艺术家过人的智慧或天才的手艺,有许多流于表面的技术成分,作者很像是一个“匠”。例如,红木家具的制作,似乎是一种艺术,木匠纵使为追求华丽的外表而竭尽所能,最后得到的不过是一件“做工精巧”的家具而已,手艺人和匠仍成不了艺术家。
就地取材,化腐朽为神奇的东西,材料往往很便宜,要么被人忽视,如弃之无用的树根,遍地都是的泥土,它们成为艺术品后,还一眼能看出原本的质料。因为作者并没做过多的加工,一切只靠那双善于寻找美的慧眼,再循着自然的规律,把自己内心的激情去灵感尽数释放,赋予了这事物的躯体一种全新的艺术生命,它并不很深,然而耐人寻味,欣赏这便有了精神上的感悟。
可以说,简单是一种最为高超的创造手法,没有底蕴,缺乏内涵的作者学也学不来,他们只有不断翻新的花样来泡制出一次短暂的愉悦,有时尽透着无知。
还事物以纯真的本色,因为简单就是美。
三.自创的唯美诗词有哪些
一. 《无题》
佚名
远山烟雨绿含幽,花径小溪暗自流。
浮萍却嫌春色晚,痴缠流水一只舟。
二. 《无题》
佚名
烟雨落断桥,青石碎。
斟一杯天涯、一半花开,在风雨中潇洒。
轻风过竹林,低声语。
酌一杯牵挂,在青苔上开花。
三. 《变》
Joyce兔子
虚假的世界,
虚假的生活,
任何感情可以随即消失,
任何诺言可以化为乌有,
越长大越忙乱,
越成熟月朦胧,
一切的一切,
都在变。
形形色色的过去,
不堪回首,
感情太真,
太容易让自己牺牲。
知否,
知否,
我已不是从前的我。
四. 《Dream》
Joyce兔子
曾经的幸福,
已经流逝了。
湖畔边的白色长椅上,
只有我心伤。
他远在天方,
是否还会给我心形的棒棒糖。
头发长长 , 蕾丝长长,
我还在你温暖的心房。
别人说,
相隔的爱最不牢靠。
但我坚信,
你永远是我的。
你永远帅气方刚,
还一起手牵手,
坐在长椅上眺望。
五. 《无题》
佚名
人世万物,因缘和合,诸行无常,你奈它何。
我但且只能苦苦一笑,爱恨付之一炬,泯了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