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灯如何创业,怎么自己做孔明灯

孔明灯放飞梦想:白手起家,2个月赚3万   孔明灯放飞梦想:白手起家,2个月赚3万      和许多刚毕业怀揣着创业梦想的年轻人一样,华子大学毕业两年,曾是某房产公司普通职员,加班加点、奋力工作、穿梭在高档写字楼宇间。可是华子一直在思考,每天赶车、赶稿、赶进度;花一辈子的时间去赶时间,看邮件、看报告、看客户喜怒、看老板脸色,不如看好一个项目自己做老板。   


孔明灯放飞梦想:白手起家,2个月赚3万

孔明灯放飞梦想:白手起家,2个月赚3万

   孔明灯放飞梦想:白手起家,2个月赚3万

     和许多刚毕业怀揣着创业梦想的年轻人一样,华子大学毕业两年,曾是某房产公司普通职员,加班加点、奋力工作、穿梭在高档写字楼宇间。可是华子一直在思考,每天赶车、赶稿、赶进度;花一辈子的时间去赶时间,看邮件、看报告、看客户喜怒、看老板脸色,不如看好一个项目自己做老板。

  

     在一次偶然的“散步”,改变了他的生活。 2011年秋天的一天夜里,在公园湖边散步的华子发现有人在放孔明灯,很多人都在公园的湖边围观,他也凝神的看了起来。可是和其他围观看热闹的人不一样,华子心里闪过了一个念头,他似乎找到了自己苦苦寻找的创业机会。之后他毅然决定创业,用仅有的1千块钱做投资,竟在一年多时间内,将孔明灯卖到了几十个城市,就这样,华子挖到了自己创业的第一桶金。相传孔明灯是古代诸葛亮发明来传递‘军事情报’用的,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人们常在节日放孔明灯,来祈祷祝福。华子在公园那晚第一次看到孔明灯后,就买了一只回家研究,拆开看,发现孔明灯结构非常简单,生产几乎不要什么设备,所以觉得这个产品非常适合资金和技术都有限的人去做。之后他用1千块钱,全部买了孔明灯,晚上拿到公园去卖,恰逢中秋节,华子预料一定会有很多人放孔明灯许愿。节假日公园人多 销量大,孔明灯一定会卖的很疯狂,于是他向朋友借了五百块钱,再次买了一批孔明灯。就这样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华子的孔明灯生意越做越好,就几个月时间,他已经赚到了3万块钱。

     一切发展顺利,当他的`孔明灯生意越做越大的时候,华子却出人意料的决定离开深圳,回江西老家。他拿着自己赚到的3万块钱,在老家建了一个孔明灯加工厂,自己批发原材料,一些简单的办公用具,就开始生产了。先播个种在这里,等到大批量生产的时候再扩大生产。

     华子本身是个大学生,深知现在网络的影响力,所以网络营销他非常重视,在易趣、拍拍和淘宝上先后开设了自己的网上店铺,打理得井井有条,每天有来自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订单量。直到有一天,他接到了一个外企的电话,电话那头的人说看中了他的孔明灯项目,想大批量的生产,但是毕竟网上小店铺并不能让那头的大公司完全信任,当对方问他为什么在网上搜索搜不到他的公司,并且问华子有没有自己公司的网站,想去网站多了解一下他们生产孔明灯款式的时候,当时华子傻眼了,忙活了一阵做网络营销,既然连自己的网站都没有。为了不失去这个来之不易的大单子华子连忙上网搜索网站建设的公司,准备给自己的孔明灯做一个营销型的网站,用来展示孔明灯产品。

     华子立刻拿起电话联系做网站建设的朋友,见面后,朋友告诉华子:网站建设要反应出网站的建设构想,要有独特的风格设计。经过网站策划、网页设计、网站功能、网站内容整理、网站评估、网站运营、网站整体优化、网站改版等战略性探讨这些确定后,都完成了。

     有一天,华子再次到公园散步,似乎看到了不久之后自己公司规模的扩大,订单的增加,他抬头仰望夜空,就像他那晚在公园里的夜空一样。夜幕中凭空跃起一颗颗璀璨的孔明灯,他陶醉在缕缕星光闪烁的景象里。将自己的愿望写在孔明灯里,随着空气冉冉升向天空,他凝视着星空,放飞了他的财富梦想!

     从“华了”的创业故事中给我的感受是:你必须清楚自己在卖什么,卖什么就去做什么,如果你卖孔明灯去做照明灯的事,那么,你将失去你的孔明灯。坚持是一条很漫长的路,它很孤单,也很辛苦;成功是喜悦的,充满希望的,没有退路的。而人生就是在这期间不断变化着,未来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祝所有创业人成就梦想!!!

;

名人成功的创业故事经典

  因为举步维艰,因为四处碰壁,因为创业本身就是从苦涩中创造生活的经历。看看那些名人创业的经历,感受他们的精神,坚定自己的创业信念。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名人成功的创业故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名人成功的创业故事篇1
     百万富翁变穷光蛋东山再起后 竟爆料其赚钱秘诀靠养鸭
  
     他有了百万元的身家
  
     2005年,赵师傅夫妇在崇左市街头卖烧饼,之后又盘下一家餐馆,经营烧饼和羊肉汤,手头渐渐有了些积蓄。有一次,一位来餐馆吃饭的河南老乡,告诉他宁明县有一座水库,承包费很便宜,如果包下来养鸭子卖鸭蛋,比开餐馆挣钱容易得多。
  
     听老乡这么一说,赵师傅动了心,便把餐馆转让了出去,带着全部身家来到宁明,承包了老乡说的水库。没想到,养鸭子这个行业挣钱那么容易,短短几年时间,赵师傅已经拥有百万元的身家。“最多时候,我同时养有上万只鸭子,每天县城来的客户开车赶来收购鸭蛋,全部都是当场现金结算。”
  
     如果不是两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赵师傅的日子估计就一直这么富裕下去了。2011年和2014年的两次大规模禽流感,让赵师傅的养殖场遭受了重创。根据卫生部门要求,上万只鸭子被灭杀,填埋,赵师傅以及当地其他小养殖户,一个个血本无归。
  
     从那以后,赵师傅整天唉声叹气,意志消沉。老婆也拿他没办法,只好打电话求助他远在河南的老父亲。80岁的老父亲一听说儿子的养殖场出了这么大的变故,便立即赶到广西,勉励赵师傅重新振作起来,还把3万元郑重地交给赵师傅,说:“我不能眼看着儿子就这么毁了”,让他还从卖烧饼、开餐馆做起,相信他一定还能东山再起。
  
     从头来
  
     他开餐馆要赚钱却不涨价
  
     2014年10月,赵师傅夫妇来到南宁,恰好大沙田荣光北路有家山东土菜馆准备转让,最终他以3万元的价格接手,再次经营烧饼和羊肉汤。
  
     新饭馆开业后,赵师傅舍不得花钱请人,便把河南老家的外甥叫来帮忙。到了2015年,由于餐馆物美价廉,渐渐成为北方人光顾的场所,许多老乡在饭馆吃饭的同时,相互认识、交流生意以及务工信息,赵师傅的餐馆简直成了“南宁大沙田河南同乡会”。
  
     赵师傅夫妇待人热情周到,河南老乡们一传十、十传百,生意也随之越来越红火。为了更好地服务顾客,赵师傅还托人在饭馆里开通WIFI,把餐馆推荐到团购网站上,客人通过网上订餐,可以享受相应优惠。
  
     春节前,记者前往餐馆采访时,得知赵师傅的外甥已经独自回河南过年了,只剩下夫妇二人打理。赵师傅告诉记者,他准备过完年多请几个帮工,开始经营早餐,供应正宗河南风味的胡辣汤。“想多挣钱不能靠涨价,而是广开财源”。
     名人成功的创业故事篇2
     80后孔明灯大王刘鹏飞电商创业,从400元起家到7000万
  
     一个80后贫困打工小伙,立志改变命运的创业故事:做孔明灯电商生意,从400元起家到7000万,他仅用了两年半!
  
     他叫,刘鹏飞,1983年出身于江西省宁都县一个小山村。2003年,他考入江西九江学院。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他做过很多兼职,赚钱用于支付大学学费和生活费。
  
     2007年大学毕业后,刘鹏飞选择到义乌打工。“当时身上钱本来就不多,可我想着得买台电脑,有电脑我就可以不断学习。”买完电脑以后,他口袋里就只剩下5元钱了。
  
     没钱咋创业?刘鹏飞决定先给人打工,第一个月的工资付了房租以后,手里还剩400块钱。当时租的房子很小,只能容纳一张床,这让他更加迫切地想创业改变现状。
  
     来看孔明灯大王刘鹏飞的励志创业故事:
  
     1、发现商机
  
     有一天晚上,刘鹏飞出门散步,见路人都驻足仰望天空的灯笼,他一问原来是“孔明灯”,他突然有了创业的灵感。
  
     当晚,刘鹏飞便买了一只孔明灯,回家拆开一研究,发现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第二天,他跑到国际商贸城去寻找货源,卖孔明灯的商家寥寥无几,而全国生产孔明灯的厂家只有10家左右,这一发现更是让他兴奋。
  
     拿到第一个月打工挣到的1400元工资后,刘鹏飞炒了老板“鱿鱼”。他用其中的400元进了100多只孔明灯,开始做电子商务。
  
     2、市场分析
  
     刘鹏飞对孔明灯进行全面评估以后,发现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当时国际商贸城卖孔明灯的商铺只有三四家,竞争不激烈,制作起来很简单,投资不大,利润又很高,而且在国外市场还是一片空白。”
  
     对电子商务有所了解的刘鹏飞通过上网查询,发现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等平台上都没有人在销售孔明灯,但国外却有客商在通过谷歌搜索引擎求购孔明灯。
  
     3、转变思路
  
     2007年年底,一家温州外贸公司在阿里巴巴上找到他,订购20万元的孔明灯,条件是先上门考察。可是,当时的刘鹏飞根本就没有工厂,连接待客户的办公室都没有。刘鹏飞把实际情况和盘托出,因为他态度诚恳,客户依然下了订单,刘鹏飞赚到了9万元。
  
     2007年10月,他成立以孔明灯生产为主的飞天灯具厂;2008年,他陆续在仙居、义乌、金华等地建立6家工厂,以满足更多的订单需求。
  
     2008年,全国孔明灯厂家从2007年的10家左右迅速发展到100多家,市场竞争却越来越激烈,厂家之间打起了价格战。刘鹏飞意识到,必须把孔明灯推向国外市场,才是最好的出路。
  
     为了让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多的国外消费者接受甚至喜爱孔明灯,刘鹏飞通过阿里巴巴出口通和谷歌搜索引擎不断地把“会飞的中国灯笼”介绍给国外客商,让孔明灯拥有了大批外国“粉丝”。
  
     4、搞定大客户
  
     2008年8月,刘鹏飞通过网络,得知德国第三大零售商有一个150万只孔明灯巨大的订单,一时间在行业内掀起轩然大波。“这么大的订单当然想接,不过他们第一批货就要60万只,而且要求一个半月交货,这对我们是巨大的挑战。”当时刘鹏飞的工厂每天产量只有5000只,而按照德国订单的要求,日产量必须达到2万只才行。
  
     刘鹏飞当机立断,火速招人扩大生产规模,并找同行合作一起完成订单。“我找了很多同行,但是没人敢跟我合作,虽然利润空间比较大,但确实是‘烫手山芋’。”历经千辛万苦,刘鹏飞终于找到合作伙伴,顺利完成了订单。
  
     5、发掘新机遇
  
     2008年6月,投奔他的学弟发现十字绣行业投资少、门槛低,国内规模企业也不多,便向刘鹏飞作了推荐。两个月后,由刘鹏飞投资的十字绣有限公司成立。
  
     到如今,他已经投资设立了8家公司,涉及孔明灯、十字绣、数字油画、荧光板、印刷、家居、服饰等多个领域,年销售额7000万元以上。
     名人成功的创业故事篇3
     从10元闯深圳到身家612亿 他是怎么做到的
  
     1993年,他揣着400元到深圳,出了车站,身上仅剩10元钱。他一度流落街头,以捡废铜烂铁为生。然而,2015年的他,已经身价超612亿,排名世界富豪榜第125名。他是谁,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不甘平庸的农村小伙
  
     1970年,王文银出身于安徽省河湾村,从小家境贫寒的他,发誓要干出一番事业,出人头地。
  
     1990年,刚大学毕业的他,被分配到上海工作,每个月工资近400元。然而,朝九晚五的生活让他看不到出头之日。
  
     1992年,22岁的他选择到深圳,这里是创业者的天堂。当时,他的行李只有一个牛仔包,包里就装着衣服和一个梦。
  
     身上揣着400块钱, 到了深圳只剩下十块钱!10块钱,王文银花了三天。没地方住,就睡在水泥管子里。
  
     被开除的工厂员工
  
     幸运的是,他找到一份在灯泡厂的工作,月薪3千,手下有800个女工。当时,用于灯泡的钨丝极细,需要女工压接到灯泡里去,很多人眼睛劳累流血。
  
     王文银因此带领工人罢工,结果这些参与者全被老板开除。王文银只好将自己的薪水分给众人。他一度流落街头,和工友们捡拾废铜烂铁为生。
  
     最牛仓库管理员,赚得500万
  
     一个星期后,他进入了一家港资企业当仓库保管员。他租了间3平米的小屋,有一天下雨,他一觉醒来时,雨水已经淹没了床脚。
  
     好好的白领不做,却要到深圳受这份苦,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然而,仅仅1个月,他便表现出了令人吃惊的天分。
  
     管理仓库,要和各种物料打交道。他所在工厂有几千种缆线、插头、连接件,王文银竟然把这些物料编码全都记在了脑子里。
  
     不需要查阅资料,几千个物料编码张口就来,王文银成了香港总部和制造部门最受欢迎的仓库保管员。“像高考一样,用心去记,一周就记住了。”王文银说得很轻松。
  
     仅仅1年时间,他就从最底层的仓库管理员,升到工厂的总经理助理,连升七级!
  
     接下来2年,他从总经理助理到营业部主管、厂长、副总经理、总经理,他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500万。
  
     睡车间的工厂老板
  
     1997年,王文银投资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企业:深圳携威电源线厂。三年的企业管理经验,加上对行业的熟悉,让他很有信心干出一番事业。
  
     工厂成立了,王文银和工人一起加班加点,晚上就和衣睡在车间。第一个月,工厂就实现盈利;仅用3个月时间,工厂由月销售额2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达到规模化经营。
  
     宣称倒闭,测试供应商
  
     接下来的发展较顺利,几乎每年都增加一个新工厂。他开始深入研究很多企业成败的经验,并将许多企业家失败的总结贴在自家的墙上。最后的结论是:大部分企业是败在合作伙伴手中。
  
     为了甄别哪些合作厂商可以长期合作、患难与共,王文银向外界宣称:下属的一个工厂将要倒闭了。当时这家工厂大约欠供应商5000万元货款。
  
     “其实我已经准备了将近一个亿的资金准备还这些货款。消息传出后,各个供货商表现不一。有的立马翻脸不认人,上门逼债,喊打喊杀,大有不还钱就要你玩完的架势。而有些人就说:‘你欠的货款可以等你有钱的时候再还’。”王文银说。最后,不逼债的供应商大多成为了他的战略合作伙伴。
  
     赚大钱要把握趋势
  
     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王文银开始研究全球经济危机的规律,他认为“赚大钱一定要把握住全球的趋势和格局”。
  
     2005年,因为安徽铜陵一个铜线杆项目在深圳招商,王文银偶然进入铜产业。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铜价跌到2万多元,他果断买入十几万吨的现货和30万吨的期货。最终,他以4-8万元一吨的价格出手,获利丰厚。
  
     2014年,福布斯排名中,王文银身价达612亿。2015年,王文银名列胡润中国百富榜第27位,身价超过京东集团刘强东。
  
   看了“名人成功的创业故事经典”的人还看过:
  
   1. 名人成功致富创业事例
  
   2. 成功创业故事
  
   3. 创业成功故事
  
   4. 名人成功的创业故事
  
   5. 九大经典名人创业故事

如何卖孔明灯

  1、首先,找摆摊、公园、广场、学校、人流量多的地方。
2、然后,点燃一个孔明灯用砖块或者其他东西压住孔明灯的底座,不要让他飞,这样会吸引很多人围观和好奇,也引诱了他们想放飞看看效果的想法。

孔明灯的销售方法

孔明灯的销售方法

  卖点:放飞希望和美好愿望。
  消费人群:小孩、年轻人。属冲动消费,所以应重点在晚间的广场、公园,因是冲动消费,单价不宜过高,不宜有零头,最小单位应该为元。
  产品缺陷:都是制式,不能突出愿望的差异,或者说是个性化。
  创意:增加孔明灯的功能,在尾部增加一个可以写愿望的纸条,自己可以将愿望写上,再亲手放飞,增加其特殊性和参与感,从而提高附加值。
  细节:
  1.最好晚间销售,能够摆放样品,吸引注意力。白天除休息日外消费人群不集中。并且没有价格优势,体现不出特殊性,难以销售。
  2.关于进价高和拒绝杀价的问题,因为特殊性就容易解决了。
  3.随身携带笔和纸,如何固定纸条就不说了,想想就能解决,不想侮辱你的智商。建议要低成本,如使用曲别针和线。
  4.写愿望的纸张可以花点心思,心形图章盖几个心等等。
  5.城管建议不要去提前处理(自投罗网)。
  6.容易被模仿,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不断改进。
  祝生意兴隆! 唉,我也想放一个,可是我们这里没有卖的~~~~

刘鹏飞是怎样卖孔明灯的?他为何卖的这么好?

  相约去看孔明灯
    刘鹏飞1983年出生,家在江西省宁都县乡村。考上江西九江学院后,刘鹏飞认识了女友黄军云。黄军云也是江西人,家在宜春上高县,1985年12月生。此后,两颗年轻的心很快走近。
    2007年7月,刘鹏飞与黄军云同时从九江学院毕业,两人一同去了义乌打工。
    中秋夜,黄军云约刘鹏飞在义乌最大的公园———梅湖公园见面。月悬中天,游客的欢叫声中,一盏盏孔明灯被放飞夜空,点点灯火,与月光交相辉映。刘鹏飞边看边寻找着黄军云。突然,他惊奇地看到,就在自己的眼前,一排孔明灯悬空而起,直飞空中。而每一盏灯上,都张贴着一个字,连起来一读,竟是———“刘鹏飞,我爱你,相信你是最棒的”。天上人间,一道奇景。刘鹏飞久久仰望星空,仰望灯火,流着幸福的泪水……
    黄军云说她在义乌灯具市场以每个5块钱的价格买下了13盏孔明灯,在灯上贴上这13个字。刘鹏飞没有想到,这组孔明灯不仅是爱情之火,还暗藏着财富的密码,闪烁出财富的光芒。
    当晚,出于好奇,两人回到住处时,刘鹏飞还在公园边买了两个带回“家”。灯下细细一看,他的眼睛瞪大了:原来孔明灯的结构如此简单,几根钢条或竹篾,蒙上纸,再加一支烛火就行了。怎么计算,它的成本也高不到哪里去。如果按现在价格5元一个出售,其中应有可观的利润。刘鹏飞激动起来,迅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才知道此灯传说由诸葛孔明发明,当年孔明于阳平被司马懿所困,用此灯向外传信求救,其后果然脱险。世世代代传下来,每到节日,人们便以放它来祈福。那么,这样看来,它是传统的喜庆文化的一部分,绝对是有着大众消费的心理基础及良好的市场……
    整整一夜,刘鹏飞都在想这问题。他隐隐感到,黄军云的示爱与希望之举,将给他打开一个如阿里巴巴所看到的那个神洞。
    孔明灯点亮青春岁月
    次日天刚亮,刘鹏飞就在义乌市场进行调查。他惊喜地发现,整个义乌,销售孔明灯的商家并不多。他预感到人生的机会来了。可是,真要进入这行业,一切并不那么容易。是销售还是加工?资金又从哪来?如果加工,规模最小的厂办执照、租厂房、还有人力资源等诸多费用至少得十来万元。显然,眼下的条件还没到走这条路的时候。那么,只有做销售了。进货的钱在哪里?这个时候,刘鹏飞才发现,火一样燃烧的创业激情,原来经不起现实之水的随手一泼。
    11月初的这个夜晚,刘鹏飞疲惫不堪回到住处。下午,他又一次在小商品市场转了一圈。他找到几家灯具店的店主游说,试图赊货,可他讲干了嗓子,也没有人愿意赊货给他。他懊丧极了,回来了,也不说话,就一个人坐着发呆。黄军云劝慰他:“千万别灰心,希望的末班车总是在绝望的时候开来的。”接着,她说出了自己的一个设想。不想,一听到这个设想,刘鹏飞一跳而起,脸上的阴霾一扫而光:“老婆,你真是太伟大了,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黄军云所说,是开一家孔明灯销售网店。
    这不难。黄军云有台笔记本电脑,刘鹏飞大学学的是金融,学过电子商务。而设计一个网店,对刚走出大学校门的两个人来说,易如反掌。于是,他们先申请了铺面,然后,黄军云取出卡上仅存的400块钱,两人去小商品市场进了一套孔明灯,再找朋友借了一个数码相机,将各款式孔明灯拍下来,往网店页面上一张贴,他们的孔明灯网店就算可以对外营业了。就在正式开张前,黄军云想到了一个问题:这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喜庆之灯,说不定外国朋友也喜欢呀,德国有专卖孔明灯的店面,东南亚一带,还有灯节,我们加上英文说明,岂不更好?刘鹏飞又一次吃惊了:身边的这个女孩,还真不可小看,她头脑里时不时闪现出灵光……
    2007年11月18日,是一个永存于刘鹏飞记忆中的日子,他的“飞天孔明灯网店”正式开张营业。
    一切,迎合了年轻的恋人的美好期愿。当月,网店实现销售额近3万元,利润近4000元。
    而且,这还真的只是开始。随后,网店的经营额在稳步上升。国内的一些灯具店也开始在他们的网店定货,国外的一些商家也喜欢上了“中国天灯”。不到半年时间,一对年轻人就积攒下了6万元利润。
    更大的惊喜出现在后面。2008年3月,刘鹏飞接到温州一家外贸公司的电话,预定20万元的货,约定5天后派人来洽谈。一次性20万元的单,这可是一条“大鱼”啊,刘鹏飞挂了电话,又喜又慌———喜在生意越做越大,慌在自己根本就没有工厂,拿不出那么多货。怎么办?
    2008年5月,刘鹏飞开始筹建孔明灯加工厂。这是一级新的创业台阶,自然,他将面对的是更多的困难。考虑资金的短缺,农村场地多,价格低廉,刘鹏飞将厂址选在江西宁都老家。将在外打工的哥哥叫回家负责具体事项。每一分钱都得用在刀刃上,日子再度艰难起来。为了省钱,当时还在另一家公司上班的黄军云会在每天下午下班后看一下有没有剩余饭菜———她们是七八个人自己做饭吃,有的话她就用她的饭盒把饭和菜都打包带回“家”来……
    6月,刘鹏飞第一家孔明灯加工厂于宁都建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k0kaujt7@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