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客户端的三种模式和四种活法

新闻客户端正成为门户业务在移动端的延伸,从内容到平台,再到对用户资源的争夺。
今年1月10日,有媒体发表评论说张朝阳在新闻客户端上太过冒进,当时新浪总编辑陈彤在微博上的表态是“不用新闻客户端的纯转发”。4月26日,当搜狐新闻客户端宣布装机量破亿,网易也到达六千万用户时,姗姗来迟的新浪也宣布将掌中新浪更名为新浪新闻,不同的是这次陈彤将新浪新闻客户端称为未来之星。
为什么门户们会集体涌入移动新闻阅读

新闻客户端的三种模式和四种活法

新闻客户端正成为门户业务在移动端的延伸,从内容到平台,再到对用户资源的争夺。

今年1月10日,有媒体发表评论说张朝阳在新闻客户端上太过冒进,当时新浪总编辑陈彤在微博上的表态是“不用新闻客户端的纯转发”。4月26日,当搜狐新闻客户端宣布装机量破亿,网易也到达六千万用户时,姗姗来迟的新浪也宣布将掌中新浪更名为新浪新闻,不同的是这次陈彤将新浪新闻客户端称为未来之星。

为什么门户们会集体涌入移动新闻阅读市场,ZAKER CEO 李森和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因:首先,移动阅读是刚性需求,用户需求比较大,而且远没有被很好的满足;第二,新闻客户端作为门户业务在移动端的延伸,只要门户业务不放弃,就不会放弃移动端;第三,移动化对用户时间的分流导致门户 Web 端的流量下降。

传统互联网巨头以及新的独立移动阅读创业者的加入,会对市场上原有的玩家造成哪些冲击,这些APP的现状前景如何,以及新闻客户端可能的盈利模式有哪几种,是本文关注的几个问题,希望对大家理解该产业有所帮助。

新闻客户端的三种模式

新闻客户端按照内容来源可分为三种:UGC(用户生产内容,鲜果联播)、PGC(专业人士产生内容,新浪,ZAKER,搜狐) 和AAC(算法产生内容,今日头条)。其中,同属PGC阵营的新浪,ZAKER,搜狐的玩法也各有不同。

UGC:一直不温不火

这里把鲜果单列出来是因为这几家内容聚合服务商里面只有鲜果支持纯个性化的自定义订阅,包括博客RSS、微博用户、QQ空间等。

中国最早一批的科技网站,如KESO、月光博客、可能吧、爱范儿的兴起都得益于RSS订阅,但RSS本身却自始至终没能做大更没能成为一门生意。原因正如Keso所说:“国内的门户模式,已经把大量网民培养成了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大部分网民宁愿接受门户的资讯大锅饭,也不愿意自己点菜。”

鲜果成立于2007年,开始学的是Google Reder,国内同期做RSS订阅的抓虾早已倒下,鲜果后来也开始有意往信息聚合方向转型。鲜果创始人梁功军曾说:“移动阅读是一方面离钱远,是一个清水衙门,另一方面这又是一个辛苦,路途漫长的行业。”

PGC:风头正劲

众声喧哗时代,一个良好的内容过滤服务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效率,有信息把关人的甄选是PGC服务大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但尽管同样是提供经过挑选的内容,ZAKER,新浪(网易腾讯凤凰)和搜狐三者走得其实是不同的路子。

ZAKER做的是移动端的内容聚合工作,自己并不生产内容。李森和认为,个性化、按用户喜好推荐和社会化是阅读工具的三个层次,所以新版ZAKER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多了个好友分享,向着“我读,我分享,我讨论”的方向迈进。当然,这个好友分享的功能GR也曾做过,后来为了G+砍掉了,再过两个月GR也将成为历史。

新浪新闻客户端不走聚合路线,自己生产内容,手段就是将传统门户的内容直接照搬到移动端,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我对新浪新闻的唯一期待是如果能与微博的庞大用户群结合,因为新浪起步实在太晚且产品毫无特色可言。

搜狐新闻客户端则主打“订阅平台+实时新闻”两大功能,在提供自家新闻之外,还邀请大量媒体入驻,大搞全媒体平台接入。得益于其开放的平台战略及张朝阳舍得砸钱铺渠道,搜狐新闻客户端在国内同行中首个实现用户数过亿。当然,搜狐用钱砸出来的用户多为屌丝群体这点也常被业界尤其是网易新闻用户拿来吐槽。

AAC:明日之星

今日头条是一家独立移动阅读创业公司,基于用户的社交网络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再通过算法提供给用户自己最感兴趣的消息。听起来有些像是阅读领域的豆瓣电台,当然前提是需要你不断对它进行调教。尽管目前的算法的确还不够完善,但个性化推荐是大趋势。

今日头条面临的最大风险来自于版权和数据。因为职业关系,我跟各家新媒体都常打交道,至少已经听过两次他们抱怨今日头条在未得到授权的情况下强行抓取他们的内容。另外,今日头条社交网络数据主要来自于微博的API开放接口,如今新浪自己也开始做新闻客户端了,掐掉这头自己来做应该很容易。

新闻客户端的商业模式

其实移动阅读的商业模式很清晰,就是付费阅读,平台方与内容提供者进行利益分成。因为移动阅读用户入门最低,需求最为广泛,这块市场想象空间其实很大。具体操作方式可参照起点中文网,当然这得移动互联网的版权和微支付这两大难题解决之后。现阶段谁也不敢贸然针对用户收费,因为这样做无异于将自家用户往竞争对手的平台上送。

中国互联网发展至今有个颠簸不破的真理:只要你有了海量规模用户,现金流自然会有的,至少还有万能的广告。对用户收费不成,移动端屏幕太小硬广展示效果不佳,这时可以考虑的就是赞助内容了,实现移动品牌广告和资讯的结合,温柔的进入消费群体。

互联网主流的商业模式有四种,在广告和增值服务之外,还有电商和游戏。先不要急着下否定判断,微信一出来时也经历过无人看好,然后不断夸赞他的专注和简洁,如今大家都在关心它如何做O2O、移动商务和游戏。微博从去年跟小米合作后也开始捯饬社会化电商,如今阿里入股必定是要一条路走到黑。京东商城还将流量从游戏身上变现呢,因为刘强东知道京东很难在零售上赚钱。我认为只要是有资格进入用户DOCK栏的具备海量用户的应用,其必然有商业价值,且远不止一种。新闻客户端做电子商务,有何不可?

在去年美丽说、蘑菇街大行其道的时候,ZAKER也曾推出过主打时尚购物的橱窗频道,不过从他首页微博多数零转发的情况来看,怕是已经无疾而终了。新闻客户端涉足电商最新的案例来自搜狐新闻客户端,在其订阅中心最下面一栏的服务版块,里面出现了这样一些应用:淘伴比价、凡客、丁丁优惠、团800团购大全、美团、电影休闲美食团购、优惠购物……其中淘伴比价的订阅量甚至是百万级别,可见搜狐重来就没把自己简单定位成一个只提供新闻的地方。

从长远价值角度来看,我认为新闻客户端最大的金矿是大数据。每个APP都会追踪读者行为模式,有大量围绕特定内容的读者关系信息,这必将带来商业机会,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却未被商业开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k0kaujt7@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

  • 抖音解析(视频解析去水印在线)

    大家好!我是大圣!接下来我将从十个方向,为大家全面解析抖音目前的现状以及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首先,抖音一方面通过签约一批网红、MCN来保证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且成立了服务达人的经…

    抖音快手 2022年3月15日
  • 图解人人财报:9个月亏5千万美元糯米烧钱拖累

    人人网9个月亏5千万美元
    腾讯科技讯(雷建平)11月14日消息,人人公司(代码:RENN)发布财报。财报显示,人人公司第三季度总净营收为5040万美元,同比增长47.2%;净亏损为1540万美元,不及上年同期的净亏损120万美元。
    这已经是人人公司连续第三个季度亏损,人人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旗下团购网站糯米网一直处于烧钱状态。第三季度糯米网净亏损630万美元,占公司净亏损的近40%。
    人人公司第

    2023年9月12日
  • 中国移动开发者生存调查:64.5%都在亏损仅13.7%盈利

    刘方远 北京报道
    陈刚的心情最近有些郁闷,他的AdMob(谷歌的广告平台)账号刚刚被谷歌查封了,这意味着他这两个月的收入都打了水漂,“差不多一个月损失两三万吧,我已经写了申诉,但基本上是要不回来了”。
    在软件和互联网行业打拼多年的陈刚,今年5月正式辞掉了原有工作,投身时下IT业最火热的职业——个人开发者。在当前最为流行的三大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苹果的iOS、谷歌的Android以及微软的Windo

    2023年7月28日
  • 支付宝低调发布支付宝钱包新增声波支付

    1月17日,支付宝发布全新的手机应用——“支付宝钱包”,这一应用基于原“支付宝”手机应用全新设计,并增加了优惠卡券管理及声波支付等功能。支付宝表示希望借此新应用为所有用户提供超越真钱包的功能与体验。
    支付宝钱包界面一改传统九宫格模式,首屏由个人账户栏、交易帐单栏、卡券栏以及“付钱”、“转账”、“扫码”、“手机充值”等四大服务组成,点击下方按钮后进入到更多功能区,此处包含了信用卡还款、水电燃气费、

    2023年10月18日
  • 互联网围剿知乎脉脉匿名区

    知乎、脉脉的匿名功能一直颇受争议,有人赞扬它保护了隐私,有人愤怒它庇护了猖狂的假消息。本文作者认为,平台方更应该履行好对信息筛选判断以及对错误信息处理的义务,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良好的社交环境不应该被污染的乌烟瘴气。亿欧黄渊普炮轰知乎创始人周源朋友圈已经刷屏,尽管表达显得情绪化严重,其针对知乎匿名用户造谣问题的指出可谓是一针见血,知乎、脉脉等匿名区藏污纳垢,造谣、扭曲事实等现象屡见不鲜。
    不管这场略

    2023年8月11日
  • 年轻人“抠”出来的200亿市场,没有未来?

    最近几年,临期食品、化妆品小样等价格相对优惠的产品逐渐受到年轻人的热捧,而现在,边角料零食这一市场也开始升温了,我们不仅在网络平台上可以看到大量用户的话题分享,在电商平台上,“边角料”甚至成为了部分商家的营销概念手段。大爷大妈喜欢赶在超市打烊前扫货,挑拣折扣商品。年轻人近几年也热衷于购买价格优惠的“临期食品”“化妆品小样”,以及“边角料零食”。
    省钱不分年龄。
    自2022年起,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

    2023年8月18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