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舟:上市与下市,做长与做空

上市和下市,做长与做空,我这里把有关的思想整理分享给大家。
最近美股市场活跃,一些后起之秀的企业家,纷纷摩拳擦掌,咨询我关于上市的事情。 同时,人人股价低迷,有互联网同行和投资界人士问人人为什么不私有化。
上市和下市,做长与做空,我这里把有关的思想整理分享给大家。
首先,关于上市。
上市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好处是显然的,这里不多讲了。但是,上市以后公司创始人及管理层所需要的持续努力,和大部分时间所

陈一舟:上市与下市,做长与做空

上市和下市,做长与做空,我这里把有关的思想整理分享给大家。

最近美股市场活跃,一些后起之秀的企业家,纷纷摩拳擦掌,咨询我关于上市的事情。 同时,人人股价低迷,有互联网同行和投资界人士问人人为什么不私有化。

上市和下市,做长与做空,我这里把有关的思想整理分享给大家。

首先,关于上市。

上市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好处是显然的,这里不多讲了。但是,上市以后公司创始人及管理层所需要的持续努力,和大部分时间所需要忍受的“寂寞”,是大多数要上市的公司CEO们也许听说过多次但没有什么感觉的。以互联网为例:这个行业变化快,一个好的产品模式,随着竞争、生态链的变化,可能会变得没那么好; 据统计,超过一半以上的公司上市以后一年的股价会低于上市价格; 上市公司的一举一动,随时会暴露在竞争对手的眼中;比你大几十倍的竞争对手,可以用各种强大的自有资源和媒体平台,随时给你泼凉水,打击你,等等这些,你是否做好了思想准备? 如果大部分上市公司都会趋于消亡,你如何成为行业中那些幸存的,活得很好的那几个?是你比别的CEO聪明吗?苦干吗?聪明,苦干的人多了,为什么你会是幸运儿中的幸运儿?我们不是听说过,幸运女神是公平的吗?

以人人来说,从2006刚开始做的时候就生活在QQ的阴影底下。 和我们类似的公司,同学,占座,开心,牺牲的牺牲了,收编的收编了,但我们冲出来了。 几年前微博兴起,也是很多大公司做的,势不可挡,我们很吃力,但我们也扛过来了。 在大公司的阴影下生活是一种窘迫的生活方式,因为,一个巨大的客观规律,互联网的网络效应,像一个无线的网,网在你的身上,对手不出手,你也会被勒的很疼,这种疼,和关水牢一样,吃饭时疼,睡觉时疼,做梦时也疼,无时不刻的疼。能撑住不死,是好汉,能活着出来,那是真牛掰。 屌丝想炼成钢丝,不上刀山下火海怎么成? 其实,如果没有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也炼不出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咱们接着炼。

这些问题,筹划上市的CEO们,可能要仔细考虑。没想清楚,不要轻动。

关于下市。

上市像围城,没进去的想进去,在城里的想出来。 很多上市的公司会觉得自己股价太低,有些在做私有化。 我的看法是,上市的好处,比如员工期权的可变现,股票的可流通性,再融资的便利性,兼并收购的便利性,上市时都在,下市就没了。 对于低估得股价,我的选择是股票回购。 人人在过去一年多,回购了超过一亿美金价值的股票,加上上市之前对老股东的回购,有接近2亿美金用于回购股票。 为什么?回购股票的价格,比私有化低,为公司节约现金; 细水长流,需要资金时慢点,资金充裕时快点,股价太低时多买。 而私有化是一锤子买卖,公司资金结构在私有化的一瞬间发生很大变化,可能还要借债,现金减少,降低了公司在收购并购上的灵活性。 巴菲特说,账面上要留足够的现金,现金是最好的保险,也是获取未来机会的筹码。 关于股票回购,巴菲特在今年伯克谢尔公司的年报上专门有一大段阐述,有心人可以自己找来读。 股票回购,巴菲特认为,比分红更好。

关于做长 (how to long)

有人说,陈一舟,你不是个企业家,你是个投资人。 我就暂且笑而不语,顺杆爬,谈谈我是怎么做长的。 做企业和做投资,其实有根本的相似之处,互联网公司也是一样,来日方长,这里暂按下不表。

我想探讨的是,一个CEO,如果只能做长一件事,关注一件事,应该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 应该是一个variant perception, 就是一个潜在价值很高的,但和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非常不一样的远见观点。 这个观点,还要有可执行的手段,否则想到了,没有做的条件也白搭。 通俗一点,就是当时听起来非常奇葩的,但在事后又被证明非常牛掰的idea。雷军做小米,几年前大家听起来像奇葩,现在是二三线城市的大妈都知道,是他们心中仅次于苹果的品牌。 为什么,因为他琢磨出来在无线互联网上如何避开大佬们的锋芒,利用一个一定会起来的免费操作系统,安卓,做一个软硬件的产品在上面收到钱。 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利用跨界技术竞争壁垒,利用大势,业内一流的营销的组合型案例。几年前周鸿祎做免费杀毒,问我行不行,我说看不清。 他后来又做浏览器,问我行不行,我说不太行,结果都让他做成了。 所以他现在也不来问我该做啥了… 囧!还是雷军了解我,做小米前,不问我,直接做了。 再囧!

为什么他们有variant perception?经验和积累,以及对互联网客观规律深刻的认识,包括对人性的了解。2006年,我们的variant perception是做SNS。2010年,腾讯的variant perception是做微信。 每家公司的variant perception不一样,积累非常重要。 没有积累,不容易想到; 没有积累,想到了也做不到。

在斯坦福的时候,上过一次巴菲特的投资课。 他说,一个人,一辈子应该只做20个重大决定,指标用完,战斗结束。 如果用这个标准来看,我的指标已经用掉好几个,以后要节约了。 难道不是吗?作为一个创业者,或者一个人,一辈子里真正重要的决定可能20个都不到:专业学什么, 找什么老婆/老公, 第一份工作,选谁做合作伙伴,关键的10个投资决定,加起来不到20个,但是决定了一个人80%以上的快乐和成功。 你的这20个决定是什么?你该投入多少资源去做这些决定?你做这些决定的时候,有什么variant perception?这都是一些好问题。

关于做空

做空,是个投机名称,估计大家会竖着耳朵听。

其实,我想说的做空,是指一个CEO,平时在工作中,应该积极的不关注什么(aggressively inactive), 听我慢慢表来。

我上面提到做长的原则,做空的原则就是做长的反面: 凡是没有独特优势和variant perception的事,就不做;凡是对本职工作没有太大用处的事情和人,少掺和或者不掺和,这是我指的做空。 时间像真空,很快会被填满。 如果你的时间没有被最重要的人和事填满,那么一定会被不重要的人和事填满。 做空,就是积极的不关注。

查理芒格,巴菲特的合伙人,有个习惯,所有到他桌上的事情,只放在三个篮子里:第一个叫“No”,就是“不做”。第二个叫“YES”,就是“做”,这也好理解。 第三个,叫“too hard”, 就是“太难”。 这个叫“太难”的篮子是朵奇葩,估计放在这个篮子里的东西,过了一段时间,粘上浮尘,到了年底,其命运最后都是被放到“不做”这个篮子里了。

我们从小到大,从来都是被教育说要不怕困难,知难而上,为什么这位老先生说要知难而退呢? 怎么定义难?什么是战略意义上的难? 什么是战术意义上的难?深思熟虑要“做”的事情,执行上再难也要做。 战略上“太难”的事情,执行起来好像不太难,这个时候你做不做? 这些问题,要多思考,想通了,可能离成功就更近了。

扯了很多,最后,你会发现,“上市,下市,做长,做空”,其实我就是一个标题党,天天浪迹在人人上,一根希望炼成钢丝的屌丝。

来源:http://tech.sina /i/csj/2013-05-16/17338347219.s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k0kaujt7@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

  • 如何进行网站的可用性测试

    时隔一年,重新做了一次可用性测试,也重新审视测试的整个过程,觉得有些问题还是要重新明确阿一。
    1. 任务设置应该具体一下吗?
    可用性测试是让一群有代表性的用户尝试对产品进行典型操作,所以任务要满足场景化和路径化两个条件,要不用户不理解任务,或感到迷茫,会产生时间耗费;
    场景化:比如“最近玄幻类的书很火,你也想看一下有没有自己喜欢的作品,想在这个网站上找一下,请操作”。实验室环境无法真实再现用户真实

    2023年8月28日
  • 马云:企业家若听经济学家的会死一半

    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经济会越来越糟糕,但同时也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十年以后成功的企业一定比今天多,有钱的人一定比今天多
    马云
    阿里巴巴创始人
    我只是一个比大家早创业的电商人,一个很普通的企业人。我的很多看法、想法也未必是对的。这几年对我也好,我的同事也好,确实获得了非常多的不该属于我们的荣誉,其实这些荣誉属于这个时代。
    前段时间,我跟一些企业家交流。我发现很多企业家都很担忧,有的人考虑要移民

    2023年8月30日
  • 怎样恢复原来的抖音号(换手机号了抖音号怎么找回来)

    抖音很多小伙伴们在玩的时候都遇到了这样的状态,那就是自己登录之后变成了新号,老号不见了的现象,抖音重新登录变新号怎么办?抖音怎么找回以前老号?别着急,小编这就给大家详细的讲一件,大…

    抖音快手 2022年3月14日
  • 极客公开课・走进360

    [核心提示] 在“用户至上”的基础上如何筛选真实的用户需求?如何借用户之力达成“微创新”?
    2013 年3 月9 日,极客公园与 360 联合举办了“极客公开课・走进 360”的线下活动。
    360 大概是业内最具争议性的企业,但不可否认,360 在产品上的用心和功夫都是得到很多认同的。创新,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互联网企业和产品最重要也最难以复制的基因,但从“微创新”到“颠覆性创新”,创新逐渐成为了可

    2023年11月4日
  • ChatGPT突然爆火,巨头们卷入混战

    相信不少人都在社交圈里刷到过 ChatGPT 的相关消息,而现在,不少平台已经宣布接入 ChatGPT 模型,ChatGPT 也在掀起科技巨头、搜索巨头之间的追逐赛。具体如何解读互联网公司所发出的动作和变化?一起来看看作者的解读。一、全球史上增长最快的互联网产品,ChatGPT爆火
    近两天,即便你不知道ChatGPT究竟是什么,也不妨碍它在你的社交圈里疯狂刷存在感。微信搜索指数也印证了ChatGP

    2023年8月10日
  • 阿里巴巴秘密布局手机IM新产品“群群”内测

    就在盛大宣布启动手机即时通讯软件“有你”正式内测的同时,另一款宣称更具革命性意义的主打“群聊”的手机应用——“群群”也于3月30日悄然启动白名单制的内部测试(qunqun.me)。消息人士透露,“群群”由位于杭州的阿里巴巴旗下phpwind事业部的一只手机应用研发团队秘密开发。与有你不同,群群内测更为低调神秘。
    记者注意到,为了加速切入移动互联网市场和进行产品布局,今年二三月以来,阿里巴巴已在全国

    2023年7月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