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诗仙:诗圣:诗神:诗奴:诗魔:诗佛:诗杰:诗骨:诗家天下,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诗仙: 诗圣: 诗神: 诗奴: 诗魔: 诗佛: 诗杰: 诗骨: 诗家天下,
一、诗仙――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二、诗圣――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
三、诗鬼――李贺(790-816),字长吉。晚唐诗人。一生体弱多病,27岁逝世。今存诗242首。他的诗作有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的。据统计,他的作品中出现“死”字20多个,“老”字50多个。尤其是写神仙鬼魅的作品,常常让人感到幽灵出没,阴森可怖。因此,后人称李贺为“诗鬼”。
四、诗神――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写有9000多首诗,被后人尊称为诗神。
五、诗奴――贾岛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六、诗隐――孟浩然,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被人们称为“诗隐”。
七、诗魔――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八、诗佛――王维 (701~761),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他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九、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
十、诗囚 ――孟郊。因长年生活在穷苦潦倒之中,虽然都曾得到过当时韩愈的奖掖与资助,但并没使他们摆脱现实生活的困顿。所以在他的诗中象\”泪\”、\”恨\”、\”死\”、\”愁\”、\”苦\”这样的字眼随处可见。所以有诗囚之称。
十一、诗虎――罗邺(825—?),唐余杭人。父为盐铁小吏,家境贫困。邺才智杰出,笔端超绝,气概非凡。以七言诗见长。
十二、诗瓢——唐求,一作唐球,唐末蜀州味江山(今崇州市街子镇)人。生卒年已不可考。在唐僖宗乾符年间,曾为青城县令==《全唐诗》中也只收其诗1卷,计35首。《唐才子传》称唐求的诗“气韵清新,每动奇趣,工而不僻,皆达者之词”。
十三、诗杰王勃――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十四、诗骨――陈子昂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十五、诗狂――贺知章(659-744)字季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十六、诗家天子――王昌龄 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十七、诗癖——萧纲 十八、诗窑——王仁裕
十九、诗魂——梅尧臣 二十、诗肠——张藉
二.陈振东有哪些诗
陈振东,字弈天,90后诗人,中国90后诗歌群落成员之一,1992年生,广东惠州人,擅长诗歌,神秘其他不详,作品尚少,不知名,其诗歌被熟人称作 “黑色的诗” 。他对诗歌体会则是“诗者歌也,歌者是也”。他认识世界上的一切都哲学,构成诗歌的存在,有心,有爱,有诗,生命与生活。
早以将文字忘了,我像头只会嚎叫的饿狗,不知名地挣扎、迷茫,抢食了要否的物质,主人啊,求不要去鞭打辱骂我,你我都一样的狼狈不堪,人世如此。——《世道》陈振东
别以为不羁定义我的人格,随性而行才是我的狂,像风,像水,像火,更像空气,生动。呵,我也自由;呵,我也生命 。——《我》陈振东
我的心里放了什么,忘记了。——《不记》陈振东
。。。。。。。。。。《黑色的诗》,《疯》,等等
三.叶邵翁的诗有哪些
叶绍翁诗集《靖逸小集》,有《南宋群贤小集》本。他别著《四朝闻见录》,杂叙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轶事,颇有史料价值,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本.
比如: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台,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嘉兴界
叶绍翁
平野无山见尽天,九分芦苇一分烟。
悠悠绿水分枝港,撑出南邻放鸭船。
田家三咏
叶绍翁
织篱为界编红槿,排石成桥接断塍。
野老生涯差省事,一间茅屋两池菱。
田家三咏
叶绍翁
田因水坏秧重插,家为蚕忙户紧关。
黄犊归来莎草阔,绿桑采尽竹梯闲。
田家三咏
叶绍翁
抱儿更送田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
争信春绾煨渑萄钔ピ赫锴А?
汉武帝
叶绍翁
殿号长秋花寂寂,台名思子草茫茫。
尚无人世团圞乐,枉认蓬莱作帝乡。
四.描写诗人的诗
描写诗人李白的诗句杜甫:《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昔年有狂客,号称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采承殊渥,流转必绝伦。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稻梁求未足,薏苡谤何频?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几年遭鹏鸟,独泣向麒麟;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楚筵辞醩日,梁狱上书辰,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赠李白》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腥膻,蔬食常不饱。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赠李白》(不是打错了啊,跟上面那个都叫赠李白,看样是赠了好几次了)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不见》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冬日有怀李白》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 更寻嘉树传,不忘角弓诗。
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 未因乘兴去,空有鹿门期。
白居易:《李白墓》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去。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李绅:题目已经散佚了,但是据内容应该是写李白:青山缭绕闭幽栖,路踏苍龙入杳微。
风月吟哦一狂士,文章今古总危机。沉香亭北公何壮,采石江头事已非。
为叹淋漓宫锦月,泪如滴酒欲沾衣。 曹松:《吊李翰林》李白虽然成异物,逸名犹与万方传。
昔朝曾侍玄宗侧,大夜应归贺监边。山木易高迷故垅,国风长在见遗篇。
投金渚畔春杨柳,自此何人系酒船。 贯休:《古意九首之八》常思李太白,仙笔驱造化。
玄宗致之七宝床,虎殿龙楼无不可。一朝力士脱靴后,玉上青蝇生一个。
紫皇殿前五色麟,忽然掣断黄金锁。五湖大浪如银山,满船载酒挝鼓过。
贺老成异物,颠狂谁敢和。宁知江边坟,不是犹醉卧。
韦庄:《经李白墓》夜郎归未老,醉死此江边。葬阙官家礼,诗残乐府篇。
游魂应到蜀,小碣岂旌贤。身没犹何罪,遗坟野火燃。
许浑:《途经李翰林墓》气逸何人识,才高举世疑。祢生狂善赋,陶令醉能诗。
碧水鲈鱼思,青山鹏鸟悲。至今孤冢在,荆棘楚江湄。
杜荀鹤:〈经青山吊李翰林〉何为先生死,先生道日新。青山明月夜,千古一诗人。
天地空销骨,声名不傍声。谁移耒阳冢,来此作吟邻。
陈陶:〈李翰林〉谪下三清列八仙,获调羹鼎侍龙颜。吟开锁闼窥天近,醉卧金銮待诏闲。
旧隐不归刘备国,旅魂长寄谢公山。遗编往简应飞去,散入祥云瑞日间。
殷文圭:〈经李翰林墓〉诗中日月酒中仙,平地雄飞上九天。身谪蓬莱金籍外,宝装方丈玉堂前。
虎靴醉索将军脱,鸿笔悲无令子传。十字遗碑三尺墓,只应吟客吊秋烟。
宋朝: 曾巩:〈谒李白墓〉世间遗草三千首,林下荒坟二百年。信矣辉光争日月,依然精爽动山川。
曾无近属持门户,空有乡人拂几筵。顾我自惭才力薄。
欲将何物吊前贤。 刘攽:〈题李白祠〉旧闻谪仙人,多以我为似。
三生去来今,惟独变名字。泊舟姑熟溪,风月不如意。
举头望青山,酌酒聊一醉。汉宫三十六,当时各自贵。
昭阳与华清,究竟谁为愧。奴辈不自省,脱靴更谁避。
而令弃贤才,孤负青云器。 韦骧:〈李白祠堂〉祠宇前临姑熟溪,溪流湛湛清无泥。
春来秋去几百载,朝云夜月长相繄。堂间画像冰玉质,高风爽气何凄凄。
文章光焰本万丈,来此寂寞由谗挤。当时放荡沈清骨, 固有名声不漂没。
莫论楚屈与吴胥,谁有高才追仿佛。 晁补之:〈采石李白墓〉客星一点太微旁,谈笑青蝇玉失光。
载酒五湖狂到死,只今天地不能藏。 陆游:〈吊李翰林墓〉饮似长鲸快吸川,思如渴骥勇奔泉。
客从县令初何有,醉忤将军亦偶然。骏马名姬如昨日,断碑乔木不知年。
浮生今古同归此,回首桓公亦故阡。桓温冢亦在当涂。
明代:方孝孺〈吊李白〉 君不见唐朝李白特达士,其人虽亡神不死。 声名流落天地间,千载高风有谁似? 我今诵诗篇,乱发飘萧寒。
若非胸中湖海阔,定有九曲蛟龙蟠。 却忆金銮殿上见天子, 玉山已颓扶不起。
脱靴力士只羞颜, 捧砚杨妃劳玉指。 当时豪侠应一人,岂爱富贵留其身? 归来长安弄明月, 从此不复朝金阙。
酒家有酒频典衣, 日日醉倒身忘归。 诗成不管鬼神泣, 笔下自有烟云飞。
丈夫襟怀真磊落, 将口谈天日月薄。 泰山高兮高可夷, 沧海深兮深可涸。
惟有李白天才夺造华,世人孰得窥其作。 我言李白古无双, 至此采石生辉光。
嗟哉石崇空豪富, 终当埋没声不扬。 黄金白璧不足。
五.吴中四士的诗有哪些
张旭,唐著名书法家,诗人.字伯高,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市)人.初为常熟尉,后任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与李白友善.工书法,尤精草书.喜欢喝酒,每当大醉后,便高声喊叫,发狂般地奔跑,然后下笔,有时竟以头发蘸墨而书,时称\”张颠\”.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亦能诗,长于七绝.所存六首写景之作意境清丽深幽,别具一格.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李显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人都以吴越名士,扬名京都.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初年又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号称\”吴中四士\”.《全唐诗》存其诗仅二首.一首《代答闺梦》,成就一般;一首《春江花月夜》却独具特色,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包融:生卒年不详,润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市)人.与于休烈,贺朝,万齐融为\”文词之友\”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皆有名,号\”吴中四士\”.张九龄引为怀州司马,迁集贤直学士,大理司直.子包何,包佶,世称二包,各有诗集.包融仅存诗八首,载《全唐诗》里.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其排行第八,人称“贺八”。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证圣元年(695)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转太常少卿、集贤院学士。开元十三年(725)擢礼部侍郎,宫至秘书监。故人称“贺秘监”,又简称“贺监。天宝三年(744)辞官还乡为道上,建千秋观以隐居其内,未几卒,享年86岁。
贺知章少时以诗文闻名,神龙年间(705—707)已名扬京城。开元初年与吴越人包融、张旭、张若虚以诗文齐名,世称“吴中四士”,亦称“吴中四友”、“吴中四杰”。贺知章邕容省闼,高逸豁达,为一代清鉴风流之士。尤喜好在饮酒中乘兴书写诗文,直到纸尽方止。曾与张旭、崔宗硅《海录碎事》亦将其与陈子昂、宋之问、孟浩然等人并称为“仙宗十友”。贺知章还与张旭情投意合,交往甚密,又为姻亲,故时人也常以“贺张”称之。两人也经常同游,“凡人家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芝)、索(靖)不如也。好事者供其笺翰,共传宝之”。(施宿《嘉泰会稽志》)
贺知章以草书名世。《述书赋》中赞其草书“落笔精绝”,“与造化相争,非人工即到”吕总《续书评》则以为“纵笔如飞,奔而不竭。”李白在《送贺宾客归越》诗中将其喻为王羲之,有言“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卢象《送贺监归会稽应制》诗“青门抗行谢客儿,健笔违羁王献之。长安素娟书欲偏,工人爱惜常保持。”则喻其为王献之。当时人们还将其草书与秘书省的落星石、薛稷画的鹤、郎馀令绘的凤,合称为秘书省“四绝”。然而贺知章的书法存世极少,现可见的草书作品只有《孝经》,其用笔酣畅淋漓,点画激越,粗细相间,虚实相伴;结体左俯右仰,随势而就;章法犹如潺潺流水一贯直下,充分地体现了他那风流倜傥,狂放不羁的浪漫情怀。贺知章的草书,拉开了盛中唐草书浪漫风气的序幕。此外贺知章也擅楷书,有《龙瑞宫记》传世!
六.鲍浩然写的诗词有哪些
水是眼波横,[1] 山是眉峰聚。
[2]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3]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王观(生卒年不详),字通叟,如皋(今江苏省县名)人。
曾在宋神宗朝当过翰林学生,因作词得罪而被贬,所以自号“逐客”。王灼说他的词“新丽处和轻狂处皆是惊人”(《碧鸡漫志》),说明他是具有鲜明的创作个性的词家。
王观的作品,风趣而近于俚俗,时有奇想。 这是一首送别词。
起拍“水是”、“山是”两句,含意丰富,启人遐想。词人把明澈的水流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美丽可爱。
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词人对鲍浩然心事的设想:波光漾动的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波,脉脉传情;青黛的山峦是心上人的眉峰,因思念自己而满怀愁怨,眉头都蹙起来了。词人通过这一设想来写出了鲍浩然“之浙东”的心切。
与此相应,上片结句“眉眼盈盈处”也可以有两层理解:一是鲍浩然是去山水透丽得像美人“眉眼盈盈”的地方,一是他是去与“眉眼盈盈”的心上人相会。 下片抒发词人的情怀。
“才始送春归”,点明这里春刚逝去,说明词人心中满怀着伤春之愁;“又送君归去”则再添了别恨,心情就更痛苦了。最后两句是词人对鲍洗然的祝愿:希望他生活在“春”里。
这个“春”既是反映鲜花如锦的春天季节,也喻指他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 这首词构思新巧,词语明丽,很有表现力。
且俏皮话说得新鲜不俗,颇受人们喜爱。比起那些敷衍应酬之作,显然有死活之别。
[1]眼波横:形容眼神闪动,状如水波横流。 [2]眉峰聚:形容双眉蹙皱,状如二峰并峙。
[3]眉神盈盈处:喻指山水秀丽的地方。盈盈:美好的样子。
此词以新巧的构思和轻快的笔调,在送别之作中别具一格。 开篇“水是眼波横”二句匠心独运:前人惯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类的譬喻来形容女子容颜之美,如托名于刘歆的《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李白的《长相思》:“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白居易《筝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
(案:亦有以“秋水”形容男子眼神者,如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人剪秋水”。)而作者此处则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上眉峰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欲问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发,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
妙语双关, 熔铸非易。 过片后“才始送春归”二句抒写良情别绪: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君”,更添怅恨十分。
旦夕之间,两谙别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 “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祝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
————– 《唐宋词鉴赏集》:诗贵缘情。这首小词正是用它所表现的真挚感情条打动读者的心弦的。
且不必问题目云云,它那从民间营养吸取来的健康情调、鲜明语言、民歌的艺术技巧引起读者的美感和共鸣,使它臻于词的上乘。 《能改斋漫录》:王逐客送鲍浩然游浙东,作长短句云:“水是眼波横”云云。
韩子苍在海陵送葛亚卿诗云:“今日一杯愁送君,明日一杯愁送君。君应万里随春去,若到桃源问归路。”
诗、词意同。 –引自惠淇源《婉约词》 这是一首送别词。
词中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别致的比喻、风趣俏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 词的上片着重写人 ,起首两句 ,运用风趣的笔墨,把景语变成情语,把送别时所见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 。
当这位朋友归去的时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对他都显出了特别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佛变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动的眼波;而一路上团簇纠结的山峦,也似乎是她们蹙损的眉峰了。
山水都变成了有感情之物,正因为友人鲍浩然在归途中怀着深 厚的怀人感情。 3、四两句 ,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去处,是“眉眼盈盈处”。
“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 ,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 。因此“ 眉眼盈盈处”,既写了江南山水,也同时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
此二句写送别时的一往情深却又含而不露。 上片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
过片两句,正面点明送别。作者用两个“送”字递进,将作者“黯然销魂”的愁苦之情描写得极为深切。
加上作者自己家在离长江不远的如皋,欲归不得,羁旅之愁益觉难以为怀。结末两句,是词人强压心中沉痛之情而对远去的友人所作的美好祝愿与叮咛:希望友人到江南后,千万要与美好的春光同住。
这两句,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